作者简介

伊娃・霍夫曼(Eva Hoffman),美籍波兰犹太裔作家。与双亲逃过纳粹大屠杀后移民加拿大,后于美国求学。曾于哥伦比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塔夫茨大学等校任教,并曾任《纽约时报》编辑、《纽约时报》书评版主编。著有《翻译之惑:新语言下的生活》(Lost in Translations: Life in a New Language)和《了解之后:记忆、历史与纳粹大屠杀的遗产》(After Such Knowledge: Memory, History, and the Legacy of the Holocaust)。

内容简介

“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31)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ashimarro
    挣脱枷锁重获自由后如何寻回秩序与规范,仿佛在30年前的东欧看到了我们自己10-23
  • 优游卒岁
    作者出生于东欧,并且在东欧剧变不久,即去那里走访,本应该是一部相当全面展现当时东欧现状的著作,一如阿普尔鲍姆的《东西方之间》那样。可惜本书作者却有些走马观花,虽然走访了五个国家,但并不深入,既无历史学家的眼光,也无新闻记者的犀利,更多的只是文人的那些感慨。所接触的人士,均是所谓文化圈子内的。读完此书,对当时东欧的情况,也无更深的感觉。12-30
  • 黄金左脚撑小兵
    后共产主义时代下的东欧,一个文学家的旅行记。内容主要包括所见东欧事物,与当地政治、文学人物的谈话和他们的经历,外加作者的感想评论。与同题材著作相比,思想家写的《苏联的心灵》让人感到其局外人视角观察的穿透力、冷峻深邃,文学家写的《回访东欧》,更能让人体会到作者“返乡”情结之浓、对社会人生百态的细腻感受力,东欧各国特点、民族心态也得到了充分揭示。网友普遍对黑色历史有窥探癖好,所以《苏联的心灵》《野蛮大陆》和国史相关题材的书普遍高分。而这本书论色调,应该算灰色的历史:大家怀着希望前行摸索,却还挣脱不了灰暗前史的氛围、影响,这就是历史复杂之处。11-23
  • 阿布
    原来以为是近几年的新书,到手才知是1990-1991两次造访东欧五国的“旧书”——不过,也因为与1989不远不近,现场感和观察的距离感恰到好处:作者对母国波兰不吝笔墨,给了两章最大篇幅赞扬它的团结与信仰;捷克则显得平庸无聊;匈牙利很西化;罗马尼亚混乱又最充满戏剧性,保加利亚诚实又优雅。虽然不时描述酒店环境有炫耀之嫌,但她这趟东欧之行并不是走马观花的游览,而在当地朋友的导览、转介中既了解各国政经文化情况,也深入议会、学校、乡间、教堂与精英平民少数民族交流。最感兴趣的是罗马尼亚人帕维尔的故事(可惜没有像介绍其他人那样给出英文全名)他曾在一位朋友被其他人孤立的30年间与之交往,没想到30年后他希望此人代为保管自己的手稿却遭拒绝,只好从此绝交。手稿后来在美国出版,想知道叫什么01-05
  • d
    很虚伪 作者的东欧之旅只顾着跟达官贵族知识分子social了 所住皆是豪华酒店 视角狭隘 文笔干涩混乱 02-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