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菲尔多西,生于波斯东方霍拉桑地区名城图斯的巴惹村,家庭属贵族阶层,他青年时期还有相当多的财产。他早年受过良好教育。有些资料说明菲尔多西掌握当时具有重要作用的阿拉伯语及巴列维语。菲尔多西(他的全名是:阿卜尔·卡赛姆·曼苏尔·本·哈桑本·沙拉夫沙赫)生活的年代,在“舒毕思潮”的影响下,波斯人抵制阿拉伯语,坚持以本民族通用语巴列维语(即中古波斯语)写作,宣传波斯的悠久历史及古代文明。诗人正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的浪潮中,以新兴的波斯语,撰写这部充满古代神话传说、勇士故事及历史故事的不朽的史诗的。菲尔多西开始创作《列王纪》时,他的家乡图斯还在萨曼王朝统治之下,但写完此书时,霍拉桑已经易主,成了伽色尼王朝国王玛赫穆德的版图了。诗人把史诗献给这位国王,不但未获封赏,反而受到迫害及追捕,不得不到处流亡。他晚年在颠沛流离中生活。逝世后,由于图斯宗教首领的反对,遗体竟不能葬到公墓,只得埋在自家后院。一九三四年伊朗政府为诗人建造了陵园。译者:张鸿年,1931年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著作和译作:《波斯语汉语词典》(主编之一)1981年;《波斯文学史》1993年;《波斯文学》《伊朗现代文学》。1983年,中国百科全书词条;《波斯文学》(《简明东方文学史》波斯文学部分,1987年,季羡林主编);《波斯文学》(《东方文学史》波斯文学部分,1995年,季羡林主编)。译作:《波斯文学故事集》,1983年;《蕾莉与马杰农》,1986年;《果园》,1989年;《列王纪:勇士鲁斯塔姆》2000年;《鲁拜集》1989年,2002年等。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