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汪凤炎,1970年3月生。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攻中国文化心理学和智慧心理学。现主持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重大项目,2019年成功申请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独著和第一作者身份出版著作8部,主编教材3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各专著总计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次(第六届和第七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次(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与中国图书奖等。2011年和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第四期和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9年7月获南京师范大学“奕熙精英教师奖”。

内容简介

中国人生活中常见的孝道、重报观念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有过哪些情结、迷信和崇拜心理与行为?

中国人以何种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心理学虽不是诞生在中国的一门科学,但中国文化中从不缺少心理学思想,这些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思想塑造并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下)》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下册精选有关中国人的六个主题,通过深入分析其内涵、类型、表征、成因等,揭示中国人心理特质的形成和发展变化。阅读《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下)》,人们将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获得新的理解。


汪凤炎,1970年3月生。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攻中国文化心理学和智慧心理学。现主持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重大项目,2019年成功申请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独著和第一作者身份出版著作8部,主编教材3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各专著总计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次(第六届和第七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次(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与中国图书奖等。2011年和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第四期和第五期“333高层次...

下载地址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