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陆益龙教授,安徽枞阳人,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社会学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包括本书在内有两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户籍制度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研究等。已出版学术著作有:《转型中国的纠纷与秩序——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2015)、《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2013)、《定性社会研究方法》(2011)、《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10)、《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2007)、《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2006)、《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2004)、《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2004)、《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2003)。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后乡土中国》的初衷是想传承和发展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的思想和理论。尝试构建后乡土中国理论,是作者出于理论自觉意识和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为了把“后乡土中国”从一个概念术语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作者尝试着运用后乡土性框架去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社会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性质,试图为人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后乡土中国的理论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当前乡村问题,而且还注重从历史变迁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乡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陆益龙教授,安徽枞阳人,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社会学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包括《后乡土中国》在内有两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户籍制度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研究等。已出版学术著作有:《转型中国的纠纷与秩序——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2015)、《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2013)、《定性社会研究方法》(2011)、《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10)、《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2007)、《嵌入性...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若你遇见她
    上一年的会议上听讲过。后乡土性的转换:封闭稳定的村落共同体已转换为流动的村庄,村落成为主要由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的空巢社会,村落主体成员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已经与村落发生了分离;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农业之于乡村居民的生计来说其地位已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是现代化和市场化背景下乡土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从村落结构、村民的职业结构及乡村文化的构成中既能看到一些留存的乡土特质,又能看出乡土社会走向后乡土社会的过程。随着国家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基本问题:农民何以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如何保障农民有事可做,有满意的收入?将乡村变为城镇、将农民转为市民,只是把乡村问题转化为城镇问题/政府、市场和社区07-30
  • --
    框架比较完整,但每个部分比较浅,不够深入。08-01
  • 西出阳关
    四月第一本书总体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论文基础上组成的书,但也因此论述难以很深,but也不乏一些闪光的章节,广泛的了解下还是可以3.8分好评“用量化方式来做社会研究,看得出实地去的地方不少,比起案例数据更能说话,经验以为的东西事实往往会打脸,所以不断求证;最大问题是农民难以在市场中有较好发展机会;多样化,主体性,多样化道路;二元对立看待问题很不可取,但很容易犯,惯性思维。成书也不过一几年,现今乡村发展问题更有一些别样的特征和不同和思考。任重道远,砥砺前行。04-15
  • 害刀
    千人百村的实证检验数据和结论存在较大问题,抽样和数据结果的有效性不足07-16
  • New
    对于农村的发展进行与时俱进的分析,也全面的进行了描述总结,问题分析客观。03-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