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平利。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著名作家、记者。曾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在《花城》《上海文学》《小说界》《作家》《天涯》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十万字。已出版《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我们的命是这么土》《从出生地开始》等书,其中,《青苔不会消失》获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暨年度致敬作家。《世界》获得2018年南都十大好书。另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等。《寂静的孩子》是其2019年最新非虚构作品。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 录。

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打破壁垒,克服距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编辑推荐】

2019年,袁凌将这一份长达四年的持续探访记录整理集结,形成了这本沉甸甸的《寂静的孩子》。

我们常说,儿童是未来,儿童是希望。但真正属于儿童的声音,我们却鲜少听到。我们总以为儿童的世界一片热闹,充满可爱的洋娃娃和甜蜜的糖果。但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近儿童的生活,倾听儿童的悲喜,感受他们的困境。袁凌在探访过程中,曾遇见一个蓝嘴唇病女孩,头一年探访,她写下的名字还像茉莉花瓣一样留在他的笔记本上,第二年再去探访她,就得知女孩已经去世;另一个女孩,在袁凌探访之后第三天她就过世了。这些生命像水迹一样悄悄蒸发,无人知晓,如果无人报道,就永远被抹消。

袁凌说:“如果说到有什么是这样的探访与写作无法抵达的,就是孩子们的生活意义本身、他们的生命本身。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字是无力的,只能传达有限的一部分内容。我们也无力实质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无法真正摆脱外人的身份。这也是写作者的宿命。”但反过来看,这也正是《寂静的孩子》的意义和价值——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本身都是重要的存在,记录下他们的生活,走近倾听他们,传达他们生命喧腾的声息,和无处不在的温润。这就是最重要的意义。

【名人推荐】

“袁凌桌上,长时间地放过一张照片,是矿难中死者的遗照,头浸没在血泊里。他没能帮到这家人,就让这照片日夜盯视着他。我也采访过尘肺病人,矿难幸存者和留守儿童,无能为力时,不得不脱身出来。他不,他不允许自己转过头去,就好象他活着对死者是个亏欠,他些微的幸福对苦难之人是个亏欠。他的写作,是浸没在这些人的命运里,活上一遭,以作偿还。”

——柴静(著名作家、媒体人)

我读过袁凌的许多文字:从他当记者时的汇报memo,到新闻报道;从他的散文、诗歌到小说,他的追求无时不在,他独特的、有着乡土气息和极强表现力的优美文字给我深刻印象,他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和认知使我敬佩。他的新闻作品追求新闻当下性与写作永恒性同在,对新闻人和文学人都是启发——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沉甸甸的时代!

——胡舒立(著名作家、媒体人)

袁凌的语言和叙事,因对大地生活的凝神关注而绵密细致,如清泉缓流,点滴注入,持久涤荡。人物因此充满情感并富于层次,乡村也因此重又恢复它的丰盈、灵性和坚韧的生命力。

——梁鸿(著名作家、学者)

袁凌的写作,始终直面底层社会的冷与无奈,冰刀般地划破时代表象之华丽。在众多写作者都调脸不顾脚下这块土地之凉薄时,他依旧扑匐其上,尽其体温以图敷热那些悲寒之生命。

——野夫(著名作家)

在袁凌构造的世界中,可以取消虚构与非虚构、城市和乡村的差别——这就是文学中的世界,就是用文明的语言建造的城市。

——黄德海(著名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写作即拯救,至诚则无惧死亡。袁凌对死亡的凝视,不仅是庄子式的敲骨诘问,还透着对时代的审视、对人性的沉思。这是写作者更广大的视野,死亡将以复活重现,受难也在唤醒悲悯和善。这是袁凌向死者偿还的债务,替我们所有人。

——叶匡政(著名媒体人)


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平利。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著名作家、记者。曾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在《花城》《上海文学》《小说界》《作家》《天涯》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十万字。已出版《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我们的命是这么土》《从出生地开始》等书,其中,《青苔不会消失》获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暨年度致敬作家。《世界》获得2018年南都十大好书。另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等。《寂静的孩子》是其2019年最新非虚构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赫恩曼尼
    很难想象有人会选择这样的写作方式(如果真算是选择的话),写太过赤裸的贫穷、痛苦、无可抵抗的命运,读起来绝不是强说愁的苦味,而是阒然无声的无边黑暗,唯独留下一丝细小到几乎很难分辨的光亮,那就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构成了无边苦境的最后一点坚实内核。咬着牙读完,好像走了一遭人间地狱,实则却是折叠后的另一角世界,展平,依然是我们共同存活却隔阂深厚的世界。07-10
  • 维舟
    三星半。可能是豆瓣评分极高,读完不免与预期有落差;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写作范式和我预期的不同。我不知这在国内是否属于普遍现象,但本书的“非虚构写作”,看起来偏向“写作”二字,仔细分辨还能看出它其实延续自以往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脉络,而在我的理解中,“非虚构文学”却需要某种基于理论素养的洞察,就像《桑切斯的孩子们》那样。借用袁长庚兄的话说,是“在经验深处穿行”,那次我还提到一个问题:“记者需要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吗?”现在看来,我期望他是的。当然,本书中有精巧的比喻、节制的笔触和干净的文笔,但归根结底,这些是修辞,虽然采访了全国各地的留守儿童,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有同情而少洞察,也许作者像马凌诺夫斯基那样,只蹲守一个村庄长期观察还更好。08-27
  • 墙上的斑点
    看到有些评论说作者没能分析评论,甚至缺乏洞察,不知道此书意义为何,我觉得好笑。作为一个非虚构写作者,记录被媒体、被主流叙事遗忘的群体就是最大的意义,再现故事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力量。对于人的深刻理解,对于苦难的敏锐体察,加之动人诚挚的文字,都能够吸引读者去了解这些与城市中产生活经验迥异的孩子的生活。花这样久的时间去真诚地观察记录,在我看来,没有人比袁凌老师做得更好。12-20
  • 樱桃小丸子
    毫无分析、探究、剖析与洞察的一本书,有的只是作者4年采访的素材加上文学浸染和修饰的展示,既真实又乏味。一本书写尽现下中国社会生活悲惨儿童的现状,但是却不能引发足够的思考与辨析,足以使此书沦为猎奇的地摊故事会文学,有多少人没事了随意翻翻消遣一下别人的苦难。之前看作者写的《青苔不会消失》就让我产生一个疑问——什么样的写作才称得上非虚构写作?只要是真人真事就行吗,哪怕是在客观叙述、铺陈内容?哪怕没有思索与考量?看到有人说好的纪实作品不仅要有体察还要有洞察,我以为这对于非虚构写作也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体察的心+洞察的脑,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停留在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即使是真实的也并无多大意义。09-14
  • 中信大方
    #大方共读#孩子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依然顽强成长。想到这里既为之动容,又感到阵阵刺痛。07-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