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迪迪埃·法兰克福:法国洛林大学现代史教授,在欧洲历史文化、音乐史研究领域有极高造诣。除本书以外,另与他人合著《听到战争:14—18世纪的声音、音乐和沉默》(伽里玛出版社,2014),《他人的品味:18—21世纪欧洲美食,从相异到相同》(洛林南锡大学出版社,2015)。

内容简介

音乐可以调控大众,音乐为波澜壮阔的社会爱国运动做着准备,而音乐家则扮演国家英雄的角色。颂歌、歌剧、小调伴随着革命或公民运动。音乐的国家主义功能在1870年战争后增强,此时,欧洲各国之间的认同感加强。音乐反映一国人民灵魂,传递归属感的思想在到处发展。民间创作此时兴起。音乐对抗帝国的审查,伴随着独立运动和武力征服的胜利。音乐不再是世界性的艺术,而成为民族性的艺术。1914年,伴随着音乐的喧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迪迪埃·法兰克福在这里带我们深入欧洲文化的源头,分析、揭示音乐和歌曲对大众的影响。


迪迪埃·法兰克福:法国洛林大学现代史教授,在欧洲历史文化、音乐史研究领域有极高造诣。除《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以外,另与他人合著《听到战争:14—18世纪的声音、音乐和沉默》(伽里玛出版社,2014),《他人的品味:18—21世纪欧洲美食,从相异到相同》(洛林南锡大学出版社,2015)。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治亂之宰相
    现在明白这本书讲什么了吧!10-01
  • 自定义Cecilia
    对于非音乐学院派的读者有点难以抓到逻辑和脉络,音乐和绘画、文学作品一样,都是载体,民族意识,种族意识,宗教仪式……通过音乐传播和影响着人民。非常像是在阅读一篇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以音乐作为切入点,讲的却是社会,国家,民族……如果是我倒是会从一个个音乐滋养的城市出发,讲述音乐,文化,和那些美妙的时代和瞬间。10-01
  • Chene Li
    音乐无国界,但音乐的诞生有其独特的渊源及影响。不仅是凝聚国家精神的源头活水,亦是表达民族情感的文化印迹。“国歌”是一个听来就让人心潮澎湃的词,配上书中选取的任意一首当作BGM,就这样沉浸于欧洲历史波澜壮阔的画卷中。10-11
  • brudermann
    这本书里有很多问题,每个深入的讨论下去都会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不过本书没有深入的讨论下去,它更多的是一本摆出问题的书。但也很有趣。10-01
  • 深情的艾老师
    1. 19世纪的欧洲,音乐表达的意思固定了,而且能够表达民族情感。这是国歌产生的前提。2. 民族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是一种集体情绪,但是它并非完全凭空的,音乐就是它的载体。在一战前的欧洲,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音乐肩负起了时代的使命,又成了传播民族认同的工具。这是国歌产生的直接原因。12-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