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4“篇”《不合时宜的沉思》发表于1873年(《施特劳斯――表白者和作家》)、1874年(《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和1876年(《瓦格纳在拜雷特》)。所有这几篇都篇幅接近相等,且都以数字标出章节划分(8-12),它们在口吻和结构以及在论证过程上都更与尼采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相应。
4篇在内容上的划分表面上看起来是简单的和易解的:两篇探讨消极的、亦即极令人忧虑的现象:“知识庸人”施特劳斯(Strauβ)和历史学;其余两篇是神圣的救世主形象叔本华(Schopenhauer)和瓦格纳(Wagner)的颂歌。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辽宁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第1-6卷,《彼岸星空――康德书信选》、《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等10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及数十篇论文。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