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瑞龙,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宋朝史论》、《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等,及学术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经略幽燕》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中的成败关键。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不仅厘清了宋初军事史中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外交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从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曾瑞龙,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宋朝史论》、《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等,及学术论文多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时雨
    军事灾难由三个原因产生:(1)无法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2)无法推测可预期的变化;(3)无法适应临阵的现状。05-16
  • 恪彥
    每每读至开篇处军事理论部分都感觉脑力不够用.曾先生真心扎实.09-25
  • 无名的大头梨
    宋在对辽战争中的失败原因,有几个传统认识:过度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先南后北、步兵不敌骑兵等。作者对这些认识一一给予驳正,并认为宋从大战略、战役法到战术和技术领域相继失误,才是失败的原因——本书所谓“战略分析”,是多层次的立体的战略架构分析。宋初大战略上,文臣主张以国内经济政治为本,攻夺幽燕为末。但是在战役和战术层面,宋初沿袭五代,崇尚突袭、野战。层次上的落差和矛盾,导致宋初总是在保境安民和大张挞伐两个极端来回跳跃。长线的、把注码押在社会经济潜力的战略间接路线,被短线、倚重欺骗的战役间接路线取代,未能发挥国内优势,是太宗经略幽燕失败的主要原因。给即将读此书的友邻两个建议:1.关注作者对战略层次的建构和逐层论述2.学习作者将理论和个案分析相融合的方法。(这两点我似乎都没太做到,哭辽)03-02
  • 小凯曦光
    我还是支持内政主导论。01-02
  • 柴墟矜兰
    最后一次“五代式的战争”12-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