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玛格特·博格豪斯(Margot Berghaus),德国克莱沃(Kleve)出生,主修文学研究、哲学、社会学、艺术史。拥有哲学博士、社会学大学教授资格。1987-2007年担任德国曼海姆大学媒体与传播学教授,发表关于尼克拉斯·鲁曼、伊曼纽·康德以及关于电视、网路与大众媒体之影响等学术著作。自2007年起,为汉堡自由艺术家,分别于德国、意大利、美国和中国举办过个人艺术展览。

内容简介

关于鲁曼系统理论细致而通俗的介绍。


玛格特·博格豪斯(Margot Berghaus),德国克莱沃(Kleve)出生,主修文学研究、哲学、社会学、艺术史。拥有哲学博士、社会学大学教授资格。1987-2007年担任德国曼海姆大学媒体与传播学教授,发表关于尼克拉斯·鲁曼、伊曼纽·康德以及关于电视、网路与大众媒体之影响等学术著作。自2007年起,为汉堡自由艺术家,分别于德国、意大利、美国和中国举办过个人艺术展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舒北Petrus
    这当然是目前所知最好的一本卢曼导读,因为它是用卢曼的文风(条目式的框架)写的,而且配了比正文更有趣的图。记得卢曼在最后的体系著作《社会的社会》扉页引用了斯宾诺莎《伦理学》里的句子:Id quod per aliud non potest concipi, per se concipi debet(一切事物,若不能通过他物而被认识,就必定通过自身而被认识)。那个继承了帕森斯的功能性和建构性的卢曼,实则完全是斯宾诺莎式的:系统在运作上的封闭性和在因果上的开放性,系统与环境通过“激扰”而形成的内外关涉,差异与分化,沟通的无目的性,共识的不可能,作为过剩的意义,系统“之外”的个人(作为诸多系统的密集体)——甚至系统、演化和沟通独立交织的不完备整体。就像斯宾诺莎,卢曼对现代性的观察也有待一“知其解者”01-21
  • 殷靁
    我毫无抵抗力地被鲁曼拉回到庄子的诡辩之中‘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以‘吊诡’的论辩破开知识世界的‘是/非’。同时体味到鲁曼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休谟最绝望的断裂——‘逻辑真与世界真并非同一’,进而发展到‘人与人不能沟通,只有沟通才进行沟通。而沟通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单元。’。这直接把他自己放在人本主义/道德主义的靶心之上,然而,这在(我读到的)鲁曼看来又是一个‘吊诡’,‘人本主义’其本是哲学系统/伦理系统的沟通,而非是一种为人的运作。‘演化一旦开启,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本身是无目的的,或者说延续就是它的目的。’05-27
  • 沈耕
    在当前两岸为数不多的卢曼导论中当属质量不错的一本,虽为繁体竖排,但翻译精良,对卢曼的理论(包括总论和媒体系统的分论或者说应用)有比较全面的介绍,突出了其系统论的特点。不过也有一些过于繁琐的地方,如对功能分化和差异、沟通等具体细节的过于反复的强调,这对于普及知识或许是有益的,但对于那些比较熟悉卢曼理论的研究者而言,可能需要一定的跳读。整体上应该给予五星评价,以此作为不遗余力的推介。03-25
  • zhang jinyu
    补记6.16-7.2有效天数9天 有效时间50小时略过了具体关于大众传媒的内容比起导引,更为逻辑清晰,以及在插图和作者本身是传媒工作者的优势下,也更为容易理解08-29
  • 锦缎
    很清晰的导论。相比于哈,卢曼对沟通非共识式的理解似乎更非理想,更令人信服。03-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