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珊·P. 麦卡弗里,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的历史教授,著有《沙皇俄国工业化政治》,主编有《俄罗斯帝国后期的煤炭与政治》等,合编有《欧洲语境下的俄国(1789-1914)》等。
译者简介:
高领亚,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译有《茶叶帝国:征服世界的亚洲树叶》《中国半殖民地时期的航运》等。

内容简介

冬宫为何能在欧洲革命浪潮中屹立不倒?
这座舞台上暗藏着一个王朝国祚绵长与最终消亡的线索。
在俄国君主制最后的150年里,欧洲风云变幻,工业化迅猛发展,市民阶层崛起,现代政治思潮席卷各国,无不给罗曼诺夫王朝带来挑战。
正如君主制并非一成不变,冬宫及其广场也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是皇室居所、帝国展示权力的舞台、匠人与建筑师的训练场、艺术品博物馆,也是首都市民生活的中心。在这里,君主与平民相遇,皇宫与城市交汇。
成千上万民众从各地来到圣彼得堡,成为宫殿的建筑工、建材供应商、差役仆从、守卫士兵、艺术家、文物管理员……他们与皇室成员一起上演着一幕幕精心编排的君主制大戏。而1917年,当布尔什维克占领冬宫,这座由人民搭建、打理、参演的舞台也最终由人民继承……

苏珊·P. 麦卡弗里,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的历史教授,著有《沙皇俄国工业化政治》,主编有《俄罗斯帝国后期的煤炭与政治》等,合编有《欧洲语境下的俄国(1789-1914)》等。
高领亚,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译有《茶叶帝国:征服世界的亚洲树叶》《中国半殖民地时期的航运》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连木木
    君主制如何集权建造,又如何让这样的遗产成为博物馆式艺术熏陶,君主私有如何反向构建和拉动经济、职业、机遇,又如何在时代变迁中一无所有;通过冬宫这个“舞台”,皇室想要典范展演的和人们实际的经历与感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和方位的呈现。从观念到制度,冬宫的确提供了历史观察的重要维度。04-30
  • malingcat
    以冬宫为核心的俄国君主制文化史,将冬宫视为君主制的绝妙舞台,“展演”主题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1852年冬宫的一部分作为皇家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新沙皇搬出了冬宫,民众逐渐占据了这一城市的中心空间,确定其公共属性,直到1917年布尔什维克占领冬宫,完成了权力空间的转移。本书的底层理论脉络清晰可辨,总体构想宏大,可惜因为史料局限——依然以宫廷史料为主,其他阶层的声音过于微弱,一位16岁的商人女儿在日记中留下了1831年元旦舞会的记载,是难得的亮点。冬宫与凡尔赛、白金汉等皇家宫殿是不同的,君主制其实也是有差异的,读懂这一层,就读懂了俄罗斯文化。总体而言,国内有关俄罗斯历史的著作相对不多,本书大可一观。06-20
  • 打蜡群岛
    主要展示了冬宫的多重角色及其演变,从建造之初冬宫作为圣彼得堡中心的无墙之宫就展现了俄国君主制的父家长制特性,18世纪这座容纳贵族、匠人和上层精英的宫殿,逐渐在19世纪上半叶成为君主与平民相交汇处和君主制的展演舞台,却又在19世纪下半叶因为君主的离去逐渐被视为公共财产和公共场所,最终在20世纪初期转移到革命者和大众手中02-10
  • 百器徒然
    这本书看名字还以为是讲十月革命,读了才发现居然真是讲冬宫。围绕着冬宫,从沙皇到布尔什维克轮番登场,以一座宫殿来审视俄国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还是值得一看的。12-29
  • 朱圆通
    由人民建造的冬宫最终还是回到了人民手中。12-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