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斯蒂芬·布迪安斯基(Stephen Budiansky),美国传记作家、科普作家、古根汉研究员,英国《科学》期刊编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自由撰稿人,先后出版过17部作品,代表作如《霍姆斯传》。

内容简介

哥德尔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之一,爱因斯坦称其为自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的理论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堪称数学逻辑理论中最伟大的发现,至今仍影响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哥德尔早年就职于维也纳大学,后因战乱逃离欧洲,辗转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这里,他逐渐融入了美国的生活,并与爱因斯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晚年的哥德尔获得终身教职,但最后因被害妄想症悲惨离世。

他的一生在哲学、数学、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提出了颠覆性的理论,甚至涉猎了相对论。如果哥德尔的定理以及由此推导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人类将永远不能制造出能够完美复刻人脑推理、学习、计划、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在知识鞭长莫及的认知极限之外,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只有人类的精神不可替代、独一无二。杰拉德·萨克斯曾对哥德尔做出了以下精辟的评价:“他让数学变得更有趣。”

斯蒂芬·布迪安斯基,美国传记作家、科普作家、古根汉研究员,英国《科学》期刊编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自由撰稿人,先后出版过17部作品,代表作如《霍姆斯传》。

译者:祝锦杰,北京大学医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双语交流与翻译学硕士,关注前沿科学、流行文化和历史人文领域,认同翻译不应停留于鹦鹉学舌。翻译作品有《神秘的量子生命》《最适者降临》《四维人类》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灵灵
    天才也并非处处都是天才。11-22
  • 自有我在
    哥德尔的一生是光辉却悲情的,这既有他个人的因素,更有那个时代的因素。那么我们就走进这一本用全视角而写就的《哥德尔传》,去发掘一个有血有肉、一个沉迷于研究,但又有着自身缺陷的科学家哥德尔的一生。11-28
  • 且听风唱
    当年在大学被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结论颠覆了认知,公理体系存在一些无法判定的命题无法在公理体系里被证明,但我们可以扩大公理体系的范围,这么多年来,数学很多猜想无法被证明,很可能是我们很多东西都不完备,无法在现有框架内解决,扩大理论范围的边界,可以在更高维度上解答,广义相对论就是一个例子09-25
  • 编织机GT
    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石语言,数学一直被要求在完备性和自洽性上做到完美。但为什么物理学可以把假设作为公理,给予足够的时间证实或证伪,数学就不行呢?哥德尔改变的是非黑即白的数学世界的范式。就像可以通过直觉得到物理学公理一样,总存在一些先验的现象成为数学公理的基础,从而使得在不断可扩充的完备性下形成自洽性。而对我们而言,理解这样的世界运转范式,不必过于纠结真伪,才能放手去探索未知。09-25
  • 大咕咕鸡
    阅读时最大的感叹倒不是哥德尔的经历有多传奇,而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的状况与我们是多么相像。其次则是哥德尔一生都没有在政治中积极站队,但他依然为这种疏离的态度而自责终身。最后则是哥德尔、希尔伯特、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一群超越时代的天才间伟大的友谊故事。总之是一部侧写很棒的传记。11-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