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美]施珊珊(Sarah Schneewind) 著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曾任美国明史学会会长。是明代政治史、思想史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着重探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曾著有《明代的社学与国家》《两个西瓜的传说:明代的皇帝和大臣》《小天命:生祠与明代政治》 ,编有《吾皇万岁!》《1200年前东亚史纲》。
邵长财 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民与官的博弈、地方与中央的对抗,一部“自下而上”的明朝政治史;

★由生祠切入,描绘专制皇权下,明朝真实而复杂的政治生态;

★从大量碑文、方志与文集中,发掘中国政治生态、神灵信仰、儒家思想之间的复杂互动,展现平民的“反叛”与对抗。

【内容简介】

在传统认知中,明朝封建专制高度强化,平民基本没有政治话语权,只能保持“绝对臣服”的姿态。《小天命》借由对生祠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挑战了这一偏见——在明朝专制集权的土壤中,生长着另一套政治模式:地方官受命于皇帝,并由平民决定其价值,平民借此实现政治参与。而生祠,正是平民获得政治话语权的工具。

与“天子受命于天”相对应,作者将这一模式称为“小天命”,其背后是政治生态、神灵信仰、儒家思想之间复杂的互动。平民以立碑立祠的传统“绑架”地方官,用“孝道”掩饰生祠中的利益交换。生祠成为利益杠杆,地方官“多施惠政”以换取晋升的政治资本,百姓立生祠换取官员为当地利益服务,抵抗朝廷的苛政。以生祠为纽带的官员—平民利益体,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平民对地方官员的认可有助于提升朝廷的声誉,为中央反对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滥用皇权的原则立场代言。

《小天命》首次将生祠置于明代的政治和信仰之间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碑刻记录、地方方志和文人文集,考察了生祠制度,阐发了对明代政治与思想体系的思考。

【媒体推荐】

在这本详细研究明朝在世官员祭祀活动的书中,施珊珊展示了以自己的方式研究明朝政治史的非凡知识价值。她的方法论展现了如何摆脱二元分析框架并从明朝的混乱中学习。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宗教研究学者都将从她的案例研究、历史洞察力和理论化的努力中受益匪浅。

——《中国研究书评》

在这部重要而优雅的研究著作中,施珊珊挖掘、整理了隐藏在明史资料中的“生祠”史,她挑战了一些“世人皆知”的观念,让每个读者重新思考一些非常深刻的问题:我们对明朝的理解,它的神圣性,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表达。她超越了二元对立式的历史叙事,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复杂、丰富,从根本上讲更加可信的明朝。

——《明史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朱颐钊
    疫情前在Madison听过作者报告这个题目。生祠是一个有意思的制度,颇能以小见大,串联起从闾里到庙堂一系列有关政治史、思想史、地方社会等的诸多内容。本书从材料的掌握到局部的分析,都可以称得上的是出色,比如就着生祠来探讨明人观念中人与神的界限,再比如使用「政治投资」这个路径来分析生祠这一传统(尽管论证上并不是那么周延)。问题呢,就在于整体的结构颇显得散乱,给读者的感觉是一会儿往这边儿,一会儿又往那边儿,略有些可惜。以及,魏公公的威力倒是也蛮大的,他一个人就花了几年的时间,让这么一个传承上百年的制度就这么臭掉了。02-23
  • 把噗
    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将生祠看成是百姓用宗教语言表达政治理念,从而将现代性的公众参与置入封建专制体制。04-23
  • 夜航船
    太考据了,看不下去,核心思想看书背面的简介就够了,不得不说概括的挺好04-14
  • 孟千岁
    越读越不对劲,说说想法:1. “民意”一直是从古至今的政治标语,地方“小天命”更像是帝制时代意识形态向地方的延伸和同构。遗憾是希望和现实往往不同(且看今朝),文章找到的更像是一种权利幻觉;2.结论表现“民”的重要性,但关于“民”的定义内涵和论证却含糊不清,甚至草草带过,导致了后半部分的混乱;3.“父母官”的概念表现中,民对官的教化治理之报答与官对民的顺承敬养之要求是一体两面的,文章只凸显前者;4.生祠的发展无疑有民间信仰、儒学、封建帝制相互杂糅的影子(比如祠记中关于神迹的描绘),其世界观的来源缺乏书写;5.对“众望所归”的拒绝是自古以来就较为常见的一类政治作秀,而在祠记中成为范式;6.直接采信祠记中与民的对话、民意等。作者的某些证据其实可以走向完全的反面,结论仅仅展示了一种可能性。03-25
  • 三线城市中专人
    一本不是特别有趣的书(有点枯燥,纯论文专著)尽管作者的选题非常有趣。作者的核心论点其实就是,明代的生祠是民众政治表达的途径。它直接将以往二元的思考解放出来,建立了与朝廷不同的另一套评价体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平民影响了地方官,让他在朝廷——地方做出选择。01-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