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群青
    论点和论证都很好,简明清晰又打破拓展认知常识06-01
  • 栗子有毒
    晚明什么都多,所以丸了。但明初不多,又都管起来了。无非反反复复梦一场。06-01
  • Jinkingkam
    视角非常独特的一本书,读起来挺有趣的05-12
  • 治亂之宰相
    无法书写“建筑史”的建筑,我感到自己快要窒息了。03-16
  • 拜伦
    史料搜集极其丰富,上穷碧落下黄泉;行文(包括翻译)流畅,讲求逻辑严密。不足之处在于,以所有的论述试图支撑起作者名之为“小天命”的政治理论,似乎还是略显牵强;尽管作者本人承认这一政治理论处于国家政治的补充位置,提出它旨在说明明代(专制)政治具有的复杂性。03-15
  • 苏野
    言必有据,一本几乎由引文和对引文的阐释构成的书。全书援引明代大量碑文、祠记、方志的一手材料,并瞻前顾后,构建起关于生祠的连续性历史,并通过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的细致阐释,在微观层面上立体化、全方位探讨了生祠建造的形制、资金来源、运行机制及政治、律法、文化、信仰、道德方面的显性的、隐性的动机博弈和目的竞赛,并由此以浓烈的对话意味和质疑精神,在宏观层面上探讨明代中下层政治体制和文化机制运行的复杂性和幽暗面,以消泯、突破众多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呈现历史事件背后的丰富声音和灰色面目。书中不少地方流露出的量化思维、精确化追求,还是给人以隔阂之感。“小天命”的命名,对平民主义的强调,似乎也不能避免入毂皇权话术迷雾的天真之讥。03-15
  • 江海一蓑翁
    美国学者施珊珊以明代中后期地方颇为常见的生祠为中心、探究明代政治特点的一部政治文化史佳作,以碑文和祠记为核心史料、辅以地方志和相关二手研究文献,在社会文化史的视角统领下,展现皇权、官员、乡绅、平民围绕生祠的建立、供奉和拆毁等展开的复杂互动与多元博弈,一方面展现地方平民与乡绅在官员评价与约束上、相对于皇权的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又呈现以皇权为指向的“天命”,对于以民意为表征的“小天命”的高度统领与“内卷化”影响,同时也深度评述魏忠贤这样的政治强人对于生祠这一运作有效、多有惯例与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与破坏。非常值得细读和推荐。02-28
  • 浮草
    彩!西学的研究里这种以小见大的渗入如果完成的好便极出彩与美丽。先以生祠的形制、对象介入,继而从丰富的个案分析出发探讨生祠所具有的政治性和宗教性因素。最后再以其半官方半神性的特质引入到对地方社会的讨论,小天命的概念实际还是落足在地方权力运行的政治机制解读和文化阐发。汉学的味道还是很浓的,尤其是末尾将生祠的建成与评价分割为一系列具体因素的对比。02-27
  • 扭腰客
    不管是“东林党”、“阉党”,还是Sarah Schneewind这本书里探讨的,以“生祠”为工具的民声传达,都不过是依附于皇权、君权的枝蔓。龙座在哪里,天命就在哪里。02-23
  • frozenmoon
    从小切口看见更大的历史面貌,社会心态与时代焦虑。生祠建立的四项条件:切实的政绩,官员不得在任,朝廷的准许和独立的资助。谁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律法表演性的规则,实际上怎么可能真的如此。这表演性的条例和实际之间的反差才是历史的真相与叹息。09-22
  • Luna96
    脚注信息丰富,沙河个案精彩。09-21
  • 流惜子
    合法性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分析明代政治史的重要观察入口,本书则是利用合法性来源问题巧妙地跳出传统的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模式,探讨明代中下层社会如何参与政治的问题。优点不多做评价,但有一点我实在不能苟同。作者在通盘考虑明代县级生祠背后的政治运作时,并没有考虑区域性的差异,新昌和沙河两个特详的例子更多是因为偶然性的资料保存情况,而非有意比较不同地域各自所具有的权力环境。然而,熟悉明代社会的人都很清楚,明代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结构千差万别,九边、华北、江南、华南,谁拥有话语权,情况截然不同。在未经严格的区域性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普适性结论,很难让人彻底信服。03-29
  • 格律诗
    “生祠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平民应该自行决定对官员的奉祀,提供了一种在正统体系之外,与官僚考绩同等分量的道德评价。”百姓并非愚民,反而非常清醒地懂得利用生祠这一形式影响自己的父母官,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此外,由此联想到《被统治的艺术》,在明朝中央的管理与法律之下,百姓自有一套赖以生存的民间智慧。最后,“进士往往以知县为其仕途的起点,从此开始晋升;举人则可能以知县或知府为仕宦的终点,少有人能获得更高的职位;对于太学生和其他人来说,担任知县将是他们仕宦生涯的顶点。”,联系当下的经济形势与公考热潮,以及以不同学历进入体制最终的发展前景来看,不禁让人感慨: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新上演啊!12-17
  • 三线城市中专人
    一本不是特别有趣的书(有点枯燥,纯论文专著)尽管作者的选题非常有趣。作者的核心论点其实就是,明代的生祠是民众政治表达的途径。它直接将以往二元的思考解放出来,建立了与朝廷不同的另一套评价体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平民影响了地方官,让他在朝廷——地方做出选择。01-22
  • 孟千岁
    越读越不对劲,说说想法:1. “民意”一直是从古至今的政治标语,地方“小天命”更像是帝制时代意识形态向地方的延伸和同构。遗憾是希望和现实往往不同(且看今朝),文章找到的更像是一种权利幻觉;2.结论表现“民”的重要性,但关于“民”的定义内涵和论证却含糊不清,甚至草草带过,导致了后半部分的混乱;3.“父母官”的概念表现中,民对官的教化治理之报答与官对民的顺承敬养之要求是一体两面的,文章只凸显前者;4.生祠的发展无疑有民间信仰、儒学、封建帝制相互杂糅的影子(比如祠记中关于神迹的描绘),其世界观的来源缺乏书写;5.对“众望所归”的拒绝是自古以来就较为常见的一类政治作秀,而在祠记中成为范式;6.直接采信祠记中与民的对话、民意等。作者的某些证据其实可以走向完全的反面,结论仅仅展示了一种可能性。03-25
  • 夜航船
    太考据了,看不下去,核心思想看书背面的简介就够了,不得不说概括的挺好04-14
  • 把噗
    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将生祠看成是百姓用宗教语言表达政治理念,从而将现代性的公众参与置入封建专制体制。04-23
  • 朱颐钊
    疫情前在Madison听过作者报告这个题目。生祠是一个有意思的制度,颇能以小见大,串联起从闾里到庙堂一系列有关政治史、思想史、地方社会等的诸多内容。本书从材料的掌握到局部的分析,都可以称得上的是出色,比如就着生祠来探讨明人观念中人与神的界限,再比如使用「政治投资」这个路径来分析生祠这一传统(尽管论证上并不是那么周延)。问题呢,就在于整体的结构颇显得散乱,给读者的感觉是一会儿往这边儿,一会儿又往那边儿,略有些可惜。以及,魏公公的威力倒是也蛮大的,他一个人就花了几年的时间,让这么一个传承上百年的制度就这么臭掉了。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