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彼得•哈里森,牛津大学前任Andreas Idreos科学与宗教教授,目前为昆士兰大学欧洲著述史中心研究教授和主任。他是2011年在爱丁堡大学举行的吉福德讲演的主讲人,也是牛津大学伊安•拉姆齐中心的高级研究会员。著有《科学与宗教的领地》《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剑桥科学与宗教指南》,编有《与自然角力:从预兆到科学》等。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科学普及与哲学翻译,译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内容简介

《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为科学知识提供了一个以宗教为基础的解释,作者哈里森展示了16世纪和17世纪出现的研究自然的方法是如何直接从神学的讨论中得到启发,其内容关于人类的堕落以及精神和感官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原初事件的破坏。他认为,科学方法*初是作为改善人类罪行造成的认知损害的技术而设计的。现代科学在诞生之初就被定义为一种重新获得亚当关于自然的知识的方法。与通常认为科学与宗教冲突的观点相反,哈里森认为神学上的考虑对科学方法的构建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彼得•哈里森,牛津大学前任Andreas Idreos科学与宗教教授,目前为昆士兰大学欧洲著述史中心研究教授和主任。他是2011年在爱丁堡大学举行的吉福德讲演的主讲人,也是牛津大学伊安•拉姆齐中心的高级研究会员。著有《科学与宗教的领地》《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剑桥科学与宗教指南》,编有《与自然角力:从预兆到科学》等。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科学普及与哲学翻译,译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怒歬
    实验主义的正当性,是通过诉诸理性的易于出错和自然的难于理解来证明的。17世纪哲学,依赖于原罪论的宗教语境。归纳的实验主义,深深地得益于奥古斯丁主义传统对堕落所导致的人类知识局限性的看法。04-22
  • HeliumTrois
    在前一本译丛最后的书目表里看到了这本书,等了很久,这次也第一时间购入了,哈里斯的观点是:科学(尤其是实验科学)的诞生不是来自对人类可以解释自然的自信的衍生,反而应该解释为对人类堕落之后理性不完美的怀疑,于是才会只相信实验和暂时的结论而不相信形而上式的科学哲学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几个特定的点,每一个都可以引申出有趣的讨论,写几个如下:1.神圣灵感……仍然以残余形式存在于科普作家非常钟爱的观念中,即孤独的天才在突然的灵感爆发之后取得了重大突破(P.187)——凯库勒的梦境、牛顿的苹果等等2.“但复合词真正表达了事物的本质”(P.288)——林奈的双名法?04-23
  • 文峰
    以人论来回溯和整合近代以来的科学、哲学、神学的变化。此书让我一段时间以来的直觉得到阐明,认识论必然连带着伦理学,怀疑论其实背后就是伯拉纠或者半伯拉纠主义。05-03
  • 老嘎叽
    哈里森用广博的文献与独特的视角表明重新怀疑我们的认知能力是现代早期方法论的出发点(对实验哲学的发展尤为重要),16世纪的宗教改革学说不仅向权威发起了挑战,还对取代旧知识、塑造新知识发挥了直接作用。哈里森指出,亚当的形象不仅象征着堕落时人失去的能力,而且象征着如果能正确认识和消除我们的认知受损的特定原因,就可能恢复对自然的统治。本书也认为近代哲学首要关注的焦点不是方法问题和认识论,而是人性(人论)。05-04
  • 黑伞
    彼得·哈里森关注16到17世纪的欧洲,关注从中世纪晚期到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的发生。他试图从神学角度为现代科学概念及方法的形成找到坚实的观念基础。作者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们在那段时间里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并非来源于他们对自身研究能力的自信,相反,它来源于人类对自我完美理性的巨大质疑,以及对原罪问题的深刻认同。围绕着“堕落”事实所展开的科学史,在无形中也为人类知识系统与心灵处境的统一性提供了一条更为宽阔的思路。06-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