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达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西外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欧亚民族与文化研究、中亚与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等。先后在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与四川大学就读,2006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任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201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任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二级教授,国家民委基地“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含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2011—201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另主持教育部与国家民委项目6项。 迄今在《学术月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俄罗斯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10余篇。另出版学术专著和文集等6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培育基地研究员;此外还兼任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伊犁师范大学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河西学院“河西走廊智库”等多家高校的特聘教授等。

内容简介

《欧亚时空中的中国与世界》的主要内容是从全球史视野出发,从欧亚历史时空中发掘不同于海洋史面向下的中国及世界历史的意义,反思和超越“欧洲中心观”与“中原中心观”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认知局限,如河西走廊就是具有世界史和中国史意义的“走廊”,不仅是多民族的走廊,而且还是跨文明的中心。“走廊作为一种方法”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世界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可以重新认知文化的中国与世界。包含十章和三个附录,大部分内容已在国内各期刊上正式发表。

黄达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西外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为欧亚民族与文化研究、中亚与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等。

先后在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与四川大学就读,2006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任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201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任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二级教授,国家民委基地“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主持(含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2011—201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另主持教育部与国家民委项目6项。 迄今...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人类自由落体
    无论在文中怎么提及中亚,落点却还是“中国与世界”,呵呵。正文没什么营养,倒是附录二尼可·巴伦的那篇“20世纪俄罗斯和苏联的新空间史:景观勘察”清楚。中亚是一个被忽视很久的地方(在中学教育里我第一次知道是地理课上,然后就没有叙述了),历史上常以“西域”或“东方”的印象被定义,即使是现在,在部分历史学者的视角看来,中亚也只是因为“沟通中国与世界”而有用,滑向、附和着“一带一路”的研究。整体的或区域的历史研究始终没有让我们认识到中亚的陌生。从史料中构建中亚的形象好像一定找个熟悉的要素(如边疆、殖民)联系起来一样。比起这个,我更感兴趣的是中亚人的生活(除了中亚好像也没什么别的词可以界定),刘子超的那本游记《失落的卫星》就很好,即使不是真正人类学的,即使只是旅行看了一下,也能让我觉得真实。11-19
  • 朵朵小时候
    理论很多,言之无物。04-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