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近12年来,国际和国内的生物人类学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现象、新问题、新理论,我们需要做出适时的总结和回应。在全球视野下,以历史的维度持续考察人类的进化过程和个体的生命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论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在看来,《生物人类学(第二版)》第一版有诸多方面需要修正。首先是总体结构,原有结构因部分细节的缺失而显得不完整。其次是逻辑顺序,初版部分内容缺乏足够的连贯性。再次是专业内容,初版缺乏对灵长类生物性的系统比较,生物考古学和法医学信息也较为匮乏。
新版共分为四编二十三章。第一编“我们是谁:人类生物性的自我解析”系统地阐释了现代人类生物性和遗传性的特征及其变异。第二编“我们是独特的吗: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比较解剖学的视角展示了现代人类生物学特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第三编“我们从哪里来:漫漫演化之路”依据化石证据、考古学发现和遗传学分析,揭示了人类宏观进化与微观演化的过程。第四编“窥探逝去的岁月:基于人类生物遗存的生物考古学重建过程”专注于生物考古学和法医人类学的相关信息和最新进展。
《生物人类学(第二版)》图文并茂,包含800余幅图片。它既可作为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专业教材,也适合其他领域相关人士阅读和参考。
李法军。1995年至2004年,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分别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和体质人类学专业学位。2004年至今,任职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先后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日内瓦大学、英国剑桥大学、阿伯丁大学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从事访学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体质人类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从事有关人类微观演化和生物考古学研究,主要兴趣在于华南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时期人群的生业方式及其转变过程的探索。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骨骼形态测量学、古病理学、齿学人类学、骨骼生物力学和几何形态测量学方面。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