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 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获得农艺工程师证书,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内容简介

这是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部。这部作品篇幅虽小,可是艺术容量却并不小,而且写得颇为精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写的是一个人物嫉妒的精神状态、嫉妒的精神表现,尽管这个人物没出场,也没指出这个人物是在嫉妒,但通过他观察妻子和一常客的一举一动,使读者感觉他在嫉妒。这本小说写的是嫉妒,却又根本没有嫉妒。


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 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获得农艺工程师证书,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琴酒
    柳鸣九老师前言十分到位,艺术特点,分析,效果说得极其清楚,揣测了一下柳老师立场,怕是站在现代派一边的。主观地说,我极其喜欢全能视角,形式的突破(尤其是破碎化)对于我想通过阅读获得的东西并无助益,格里耶,或者说嫉妒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被它的形式困住。并没有出现的第三人却能让人感到某种真实的焦灼,尤其是倒数第二章整个加快的速度真的很棒。整部小说极尽写实之能事却有一种电影的晃动感,镜头不断碎裂不断重组,在冷感和漠然的徐树中流动,以求思维这一主观的客观化以达到最精确的现实。他最后成功的获得了完整,这真难得。06-01
  • 不流ᝰ
    突破时间束缚的叙事。01-31
  • Épiméthée
    柱子,阳光与阴影,露台,卧室,香蕉种植园,阿x,弗兰克,克里斯蒂娜和孩子,被捻死的蜈蚣,梳头的发刷,干活的当地人,一本关于非洲的小说,汽灯,用人,冰镇饮料,咖啡,百叶窗,蓝色的信纸,蜥蜴,野兽的低鸣,昆虫的叫声,鸟儿的啭啼,车祸,抛锚,去城里办事,海港,轮船,副驾驶的歌声……非人化的写实让嫉妒的情感消失了——时间在空间中重叠,现实和幻想交织,一切因素在各个层面中相互结构又互相解构,无限多的可能性在单一的猜度之上盘旋缠绕,最终只是嫉妒呈现自身而无需作者的表达。 p.s.不知道“新小说”派的写作构思和手法与现象学的基本准则有什么关系,这个很值得研究~~07-03
  • novich
    我稀奇的不在结构和视角,稀奇的是那种观察“无聊”细节的感觉,和我的一模一样!嫉妒就是那条捻都捻不死的大蜈蚣!04-21
  • 野次馬
    百叶窗后的病态视角。就创作手法而言可以给满分。08-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