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看不见的城市
    电影感。无处不在的嫉妒。03-02
  • RINGO
    丫居然丢下我 死乐!!!03-10
  • 晚吟。
    嫉妒者即书写者。即第三只杯子、第三套刀叉、第三把椅子的主人 。有趣 。又一篇期末论文完成 。(*^ω^*) 05-28
  • 阿伽墨得
    流动。可入私人书单法国文学类前五。03-05
  • cris91
    无嫉妒二字,却处处可见。04-10
  • 只有霸王
    一直不喜欢新小说派死气沉沉的文风。01-21
  • Manchild
    有时候感觉这些文字感觉真像是电影分镜脚本 超强的画面感 镜头感 虽然同为零度情感的叙述性 但比于以前读的 舞台 茶壶 什么的 情节强 超像《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感觉07-17
  • 陆支羽
    百叶窗。以及正在注视的一切。06-12
  • 任晓雯
    不喜欢罗布格里耶,文学史的投机者11-05
  • sUsU
    法国文艺beyond me07-30
  • omom
    一种在场的缺失感如跗骨之蛆,非常过分的场景描写,不带任何情绪的言行,纪录片式小说。说起来从前诗作为文学的代表被视作听觉艺术,而渐渐愈来发掘出视觉的价值来,如诗句的铺排格式之齐整“建筑美”;小说文体的视觉性在格里耶这边于内容层面得到彰显。作为一种实验,很牛逼,但不好看。01-17
  • Alain
    一开始他们浑然如恋人,在摄影机般的目光下永远是精确的数字量词与空间方位,可第三个盘子、第三只酒杯的冰块的出现却如此诡异,直到某天早晨六点半他们离开,有人陷入了“在等待之中”的状态,究竟是谁在等待?我们渐渐感受到了这个藏身于摄影机后面的人,他隔着百叶窗的视线也仅只局限于一室,无法看到离开的人,他只好回顾空荡荡的房间,好几次发出“阿×不会回来吃晚饭”的声音,我们终于发现了他的嫉妒。传统小说指导作者使用第一人称的“我”来拉近文本与读者的距离,感情务必充沛丰盈、景语务必着“我”情语之色彩,好让读者时刻相信“我”就是读者,然而格里耶却用极致的第三人称更加巧妙地实现了这个伟大目标,读者看不到任何的“我”,却始终跟随置身事外的摄影机运动,最终才惊觉自己便是摄影机后的第三者,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般妙不可言。01-14
  • 野次馬
    百叶窗后的病态视角。就创作手法而言可以给满分。08-12
  • novich
    我稀奇的不在结构和视角,稀奇的是那种观察“无聊”细节的感觉,和我的一模一样!嫉妒就是那条捻都捻不死的大蜈蚣!04-21
  • Épiméthée
    柱子,阳光与阴影,露台,卧室,香蕉种植园,阿x,弗兰克,克里斯蒂娜和孩子,被捻死的蜈蚣,梳头的发刷,干活的当地人,一本关于非洲的小说,汽灯,用人,冰镇饮料,咖啡,百叶窗,蓝色的信纸,蜥蜴,野兽的低鸣,昆虫的叫声,鸟儿的啭啼,车祸,抛锚,去城里办事,海港,轮船,副驾驶的歌声……非人化的写实让嫉妒的情感消失了——时间在空间中重叠,现实和幻想交织,一切因素在各个层面中相互结构又互相解构,无限多的可能性在单一的猜度之上盘旋缠绕,最终只是嫉妒呈现自身而无需作者的表达。 p.s.不知道“新小说”派的写作构思和手法与现象学的基本准则有什么关系,这个很值得研究~~07-03
  • 不流ᝰ
    突破时间束缚的叙事。01-31
  • 琴酒
    柳鸣九老师前言十分到位,艺术特点,分析,效果说得极其清楚,揣测了一下柳老师立场,怕是站在现代派一边的。主观地说,我极其喜欢全能视角,形式的突破(尤其是破碎化)对于我想通过阅读获得的东西并无助益,格里耶,或者说嫉妒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被它的形式困住。并没有出现的第三人却能让人感到某种真实的焦灼,尤其是倒数第二章整个加快的速度真的很棒。整部小说极尽写实之能事却有一种电影的晃动感,镜头不断碎裂不断重组,在冷感和漠然的徐树中流动,以求思维这一主观的客观化以达到最精确的现实。他最后成功的获得了完整,这真难得。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