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马场公彦,1958年出生于长野县伊那市;1981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1983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东洋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学术博士。从1984年开始在出版社工作。主要作品:独著:《围绕〈缅甸竖琴〉的战后史》,法政大学出版局,2004。论文:《出版界的亚洲——一个编辑的体验》,载小林英夫编《现代亚洲的国界——在全球化过程中》,社会评论社,2004。;《从出版界看日本的中国学变迁——以岩波书店书籍为中心》,载日本中国学编《对中国学的建议——第58届日本中国学会演讲记录》,日本中国学会,2007。

内容简介

从日本战败到中日恢复邦交,在没有恢复邦交的背景下,日本人如何面对中国?如何认识侵略战争中的加害责任?希望与中国缔结怎样的关系?为何中日两国之间产生了误解、不信任与对立?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著者基于断交期间2500多篇的中国相关报道,分析论述中国的是哪些人,对中国的何种问题表示关心,形成了何种中国观,著者希望能够开拓真正的中日民间交流的新局面,找到中日间相互理解的钥匙。

马场公彦,1958年出生于长野县伊那市;1981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1983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东洋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学术博士。从1984年开始在出版社工作。主要作品:独著:《围绕〈缅甸竖琴〉的战后史》,法政大学出版局,2004。论文:《出版界的亚洲——一个编辑的体验》,载小林英夫编《现代亚洲的国界——在全球化过程中》,社会评论社,2004。;《从出版界看日本的中国学变迁——以岩波书店书籍为中心》,载日本中国学编《对中国学的建议——第58届日本中国学会演讲记录》,日本中国学会,2007。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鬼夜姬
    令我特别感动的是读到始终有一批日本学者不断奔走,呼吁从国民层面反省战争罪行,以达到中日两国(当然还包括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真正的历史和解。然而,在国际政治的利益天平上,道义两字虽功在千秋,却难救近火。竹内好们为之高呼的国民道义议题,就如同被国际政治大潮和台湾问题的惊涛骇浪淹没一般,在首脑们仓促交握的双手中,若有若无,终究不了了之。03-19
  • AOI
    下半本的访谈好看,不过有个感觉,反政府斗争立场最坚定的左翼往往会出现转向,反而是之前整天被他们骂软弱的市民派自由主义者还能坚持初衷,比如战中的南原繁,又比如苏东剧变后丸山反而逆潮流地说现在才应该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04-09
  • 江海一蓑翁
    以从日本战败(1945年)到中日复交(1972年)这27年间,日本各主流媒体上关于中国的几千篇文章为基础,采用计量统计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全面分析这段时间里日本人的中国观。史料占有详尽、扎实,可惜主体内容都是对上述文章的分类归纳列举,缺乏深层次分析,比较遗憾。06-22
  • 一晃几年
    应该是战后日本传媒的中国观,从传播史角度整理出大量史料。04-06
  • 十二月喵
    史料很扎实 但是分析的深度却太克制 有点遗憾~05-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