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
田海,莱顿大学博士,现为德国汉堡大学汉学教授。曾相继任教于莱顿大学和海德堡大学,2013—2018年任牛津大学邵逸夫中文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传统中国的宗教文化、萨满文化、当代中国宗教、中国文学等。代表性著作有《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等。
译者
王健,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为荷兰莱顿国际亚洲研究所、京都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高校相关院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代表性论著包括《利害相关:明清以来江南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多元视野下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的互动》等。个人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明清以来的江南区域社会史(兼及上海史)以及传统中国特别是江南的地方信仰问题。
尹薇,牛津大学东方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元时期的民间信仰。发表有“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Spread of the Dongyue cult Song through Yuan”等论文。
闫爱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关公信仰与地方社会生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级各类科研项目,在《民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屈啸宇,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民间文学与艺术人类学博士,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长期深耕村落社区文化调查、民间信仰研究与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等领域,已出版译著《十一种心碎:痛苦的故事形态学分析》等。

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跟随荷兰汉学家,重返历史现场,纵览关羽成神之路。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是对关羽崇拜的研究,也是对在书写文化愈来愈重要的世界中口头文化的研究。

219年,关羽败走,后为吴军所俘,被杀,此后被尊为关公或关帝,成为不亚于观音的重要神祇,至今仍受民间敬奉。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追溯了关公崇拜的历史性演变:从早期惨遭横死的饿鬼,到骁勇善战的护法恶魔、驱邪将军,及至后来的雨神、财神和文士之神,甚至全能救世主形象……在关羽的多重面相中,每种形象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包括佛道教力量的介入、特定地方群体的参与、王权和国家力量的形塑等,但归根结底,关羽信仰兴起于口头文化,而非大多数研究主张的三国叙事传统。正如作者自己反复提到的,《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为“对口头文化在一个文字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巨大作用的研究”,作者结合大量史料和遗迹,甚至田野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详尽考察,也对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脉进行了梳理,其中格外突出了口头信息交互在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

------------------------------------------------

◎重造关羽,解剖故事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追源溯流的典范之作。红脸美髯,一袭绿色长袍,一把青龙偃月刀,座下是赤兔马和关平、周仓,关羽这一妇孺皆知的标志性形象是怎么建构出来的?关公、关帝、关夫子、关老爷、美髯公、壮缪侯、崇宁真君、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各种称谓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借关羽磨刀雨,龙王休想晒龙袍”,关羽与江南梅雨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何黑白两道都敬奉关二爷、各国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他又为何亦神亦魔,既是保护一方百姓的护法神,又是具有暴力色彩的“恶魔”?

◎重返历史现场,还原关羽真实形象。从3世纪并没那么重要的横死的将领,到以“关公”“关帝”之名成为后来我国最重要和最广为人知的神祇之一,甚至绝不亚于观音菩萨,《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从关羽形象的历代演变出发,结合大量史料和遗迹,甚至田野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详尽考察,还原了本初形象,也对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脉进行了梳理,其中格外突出了口头信息交互在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

◎以关羽为例,辐射历代民间社会百态。各地对关羽崇拜的侧重点不同,历代的称谓也有差异,关羽只是一个范例,通过对关羽历代演变的追溯,运用社会学、历史学与民俗学的跨学科视野,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梳理与展现。

------------------------------------------------

★媒体评论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细节丰富,论证严谨,通过对关羽崇拜多重面相的考察,为研究帝制中国的集体记忆和宗教想象提供了著述范式,是该领域的里程碑。

——丹尼尔·伯顿-罗斯(Daniel Burton-Rose),《英国历史评论》

田海的著作是对关公崇拜演变的权威性考察,于对中国传统的信仰和暴力关系感兴趣的人来说,是绕不过去的参考书目。

——杰姆斯·博克(James Bonk),《信仰与暴力杂志》

很明显,《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旨在运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文字和实体史料的挖掘来还原当时的口头文化。田海主张,宗教生活独立于书面材料而存在……在一个文字与文明一样古老的文化语境中,其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吕敏(Marianne Bujard),《法国远东学院校报》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扭腰客
    从重案组破案,到古惑仔砍人;从老百姓求雨,到生意人开张——处处拜关公,人人得平安。一个失败的英雄,之所以能超凡入圣,说到底还是承载了绝大多数人生境遇的“不如意”,指望不上官府,就只能求关老爷耍大刀日天日地。03-04
  • 雲外憧憬
    历史上的zao神运动,起点大都源于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环境的恐惧与不安情绪,于是,在一厢情愿的憧憬中神话化某个横死的将军或是殉国的文臣,为其建庙立祠,供奉香火,使自己的愿望在天人感应的事迹里被实现,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人变成神,神成为圣,而普罗大众们则在香炉上空飘忽的白烟中填补了自己内心的空洞。古往今来,从来都是如此。03-25
  • 拜伦
    我要收回前面的一点挑刺。读完本书,直呼精彩;尤其是与渡边义浩那本相比,就更明显;渡边义浩那本已经很优秀,但这本更见采摭宏富,推证严谨。02-26
  • Atlas Galt
    这本书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了高中。当时就有一位语文老师开过一门关于关羽形象的选修课,虽然现在回想起来,甚是浅显,却也独辟蹊径,生动有趣。在应试教育之外,还能上到如此不功利的课程,实属不易。愿那位老师也能看到此书,并把这份对历史和文学的热爱传递下去。04-03
  • 朵朵小时候
    从宋元时期的黑手套到明清时期的万金油。一点点不足是对北宋山西战况与信仰的关联性,以及“义”的崇拜逻辑挖掘不深。前言的“写作时考虑到面向中西方人群不同”倒是让人对很多汉学书籍的语言特点豁然开朗。04-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