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二十三號。1992年度碩士論文。

第一節 明末遼東邊將的出身

自明洪武、永樂兩朝在遼東設置遼東都司與奴兒干都司作為軍政機構,因為「為京師左臂,所係尤重」,明朝中葉以後,「以遼東兵備廢弛,胡虜數入為寇」,遂在英宗正統7年修築邊牆,但是因為成 效不彰在歷經年月後殘破不堪;遼東糧餉問問題亦是弊病,軍餉自屯田所撥,但也因為田地多被私占而執行不利;軍政敗壞也是造成遼東邊防廢弛的主因士兵差役重、待遇寡薄導致是士氣不振的因素,在不合理的待遇與軍紀鬆弛下,士兵逃逸事件層出不窮,而竟有逃入建州女真境內,造成邊防武力逐漸空虛的局面。至熹宗天啟年間,袁崇煥主持遼政遂提出「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主張,遼將逐漸受到重用。但是朝廷卻忽略遼地與清土接壤、較無夷夏之防的觀念,以致於後來熊廷弼提出「遼人不可用」

第二節 遼東邊將與清的對峙

天命三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作為誓師伐明的藉口,在清入關時,滿漢蒙各旗兵數已不下二十萬人,萬曆朝後期「遼東全鎮額兵不過六萬,除城堡驛站差撥外,實僅二萬人」若遇戰事有時還借調朝鮮部隊,在與清戰役中,薩爾滸之役是明清首次正式對戰,松山之戰則是雙方最後一次決戰,尤以後者戰役,關內流賊擾亂尚能抽調十餘萬兵士援遼,此數幾與清國傾全國之兵力相當,因清國國力有限,一時之間雙方交戰未能決勝負,此時和談便作為一種策略運用,雙方雖獲得舒緩不過長期看來亦對明廷不利。

第三節 遼東邊將降清的分析

崇禎末年,時人已有「只圖今日不過明朝之意,貧富貴賤各自為心」,北京一帶「已成崩解之勢」,在政治混亂之下導致人心疏離。關於明末遼東邊將降清的因素,在兩軍對峙時,最直接的原因是叛逃與投降。明末邊防重鎮間缺乏良好的聯絡網路,且後勤支援與前線作戰往往無法配合,遂致各城逐一被攻破,所以作者認為明兵投降方面實非迫不得已兵敗被俘與投降,不然以上述兩場戰役中,明兵的饒勇善戰的強悍特性是值得稱許的。不過這可以看出明廷對邊將的統馭逐漸失靈,另外一點是明軍邊將降清時,往往連同其部屬一併投降,例如孔有德、耿仲明率二萬人降清,及佔當時清軍總數的1/6,明軍雖眾禁不起部隊接二連三的叛降,是造成強弱易勢的關鍵之一,因明軍叛降者所攜帶的新式火器與攻城裝備是清軍增加攻堅能力的主因,而探知明軍虛實與戰略也是一項利因。作者歸納三點:1.遼將對「夷夏」觀念淡薄,不受傳統約束;2.遼兵強悍有「胡化」現象,叛降後成為日後清軍主力;3.朝廷無力改善待遇、遼東財政日益敗壞、邊防日益沈重而升遷不易予敵人有機可乘招降邊將壯大軍力與削弱明軍一舉兩得。

小結

第二節所強調的是遼東與清對峙,但作者並沒有指出努爾哈赤進兵遼東的主因,如明廷欺壓與剝削當地女真人、久成積怨並造成對明廷的反撲,例外又指出雙方在和談之中,常招降明兵以打擊明軍士氣並有政治宣傳的作用;難道明軍方面沒有類似招攬清兵的動作嗎?這值得關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中世与近世之间
    整体分析,作者指出辽东边将深处边地,夷夏观念较为淡薄,且民风彪悍,这既能使其成为抗清主力也是其投靠清朝且成为征服中国主力的重要原因。作者批判了明朝对清的和谈政策,认为不但使得辽东边将得以首鼠两端还给与清人休养生息瓦解朝鲜蒙古威胁的时机。满清自身兵力不足且对中原了解不多,因此无论是攻城战法还是火器使用抑或平定南明台湾,降将均扮演了重要角色,皇太极确实眼光长远,从其对降将的待遇可见一斑。当然对于降将不同的政策导向也对其顺逆产生了不同影响,这与“忠”的道德关联性不大,降将也有忠于清的。作者指出乾隆修《贰臣传》与对钱谦益的厌恶有关,其实有关钱谦益历史形象的形成问题挺值得深入讨论,清人应该没少添油加醋。不太明白作者引入社会学“三位体”理论到底有何用处,今日研究应该测重于历史书写的分析及史源学的探讨。12-06
  • 韧勉
    早期计量史学著作,明代大量将领的降清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边疆将领军事压力大、待遇差不提拔,没人肯为朝廷卖命,另外崇祯死后,整个国家缺乏统一政府,国家没有主心骨,将领自然望风而降,第三就是国家不爱,身不由己也就降了!10-01
  • 止痛片
    统计史学,虽然在后金初期小官方面的统计不太全面也不可能全面,但却可以构出大概来;里面批评的几种台湾的“反攻史观”,这才知道,八十年代某坏种所谓的惊人之语都是来自对岸10-29
  • 隐清
    台旧历史研究注重数据,罗列很多,读之乏味,结论无新鲜。06-10
  • 晋右史
    选题,材料,见解都是很不错的。群体研究本来就很重要06-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