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戴锦华,北京人。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曾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电影批评》,Cinema and De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10余卷。

内容简介

《涉渡之舟》是一本深刻而富有见解的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的研究专著,非常彻底而全面地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新时期代表性女性作家作品进行了富有创新的研究(包括张洁、戴厚英、宗璞、谌容、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刘索拉、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等重要作家),发现女作家作品中时隐时现的女性视点与立场的流露,提出了女性写作的“花木兰式境遇”——化妆为超越性别的“人”而写作的追求,在撞击男性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难免与女性成为文化、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并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女性经验的丰富庞杂及这些经验自身可能构成的对男权文化的颠覆与冲击。《涉渡之舟》是国内研究新时期女性写作的奠基性著作。

《涉渡之舟》作者戴锦华最早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成功地再解读中国重要女作家的创作,成为今天的一种范式。 戴锦华的强大和缜密超越了简单的女性立场。她有理论,但保着敏感和热情。她有视野与深度,不流于一声叹息。更可贵的是,她的视野穿越了学院,来到了广阔的社会中间,她看到繁华表象下遮蔽的另一种叙事。她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精英。


戴锦华,北京人。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曾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电影批评》,Cinema and De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10余卷。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琴酒
    是在读她对第五代导演批评时就觉得的,当面对自己的历史时,戴老师的语言总是呈现出“被拉康的语言所困”的状态。此外她会被先行的立场困住,学术的真诚和激情很重要,但是无法适时地拉开距离看到自己解读的惯性,会陷入一种声嘶力竭的激进和自己都未察觉的遮蔽。但是瑕不掩瑜,实在是犀利非常。11-01
  • Farolito
    其实就觉得戴锦华、王德威是一路的。这本就可以联系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不过山君的确给我上了一课:“不喜欢理论家,理论家并不能解释美之为美,他们是逻辑游戏里的赢家。美之所以还在发展,是因为它在逃离被理论化。理论的不断完善在逼迫美往前走,一个事物一旦被理论化后,就变得索然无味,好像被人驯服了,艺术就是无法被解释的东西吧。”10-23
  • 豆友16746516
    张洁、戴厚英、宗璞、谌容、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刘索拉、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09-07
  • Qgior
    本来想打四星,为她居然能把客观冷静的分析文章写得如此煽情减一星。05-13
  • 海阔天空祝沽笙
    读得很费劲,戴爷的理论腔那时候就很重了……九十年代戴爷还有半个身子在当代文学门里,这本书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后来她注定是不会在用这种方式写书了。不过,即便这本书成了戴爷一个学术阶段的纪念,后来人在看女性主义视角的当代文学批评时仍然很难绕过这本书,这大概是它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了。08-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