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电子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涉渡之舟
反馈
书名
涉渡之舟
作者
戴锦华
格式
MOBI,EPUB,AZW3
ISBN书号
9787301120965
出版年
2007-5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383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文学
豆瓣评论
琉璃君
只看了绪论和尾声,中间的作家论全部跳过了…张洁的评价,在当时是《沉重的翅膀》更受好评,但日后文学史书写多以《爱是不能忘记的》为其代表作,也是文学的现场与评价之间的矛盾。王安忆铁凝等等,自己一直较着劲不看的。
03-20
橙色迪斯麦
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批评理论,从女性的角度解读中国重要的女作家的创作。
04-23
小至
世间那些美好的写字的女子。
08-20
Y
戴老师,很强,常读常新,被我永远珍藏
09-15
默音
需要找相关文本来读。
11-14
心猿
精华在绪论与结语,对于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给中国女性的地位及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的考量与梳理非常考验学术功力。而对新时期以来的14位代表性女作家的文本细读,在传统的作家作品论基础上,进行了女权主义立场与宏观上的社会学、文化研究,此种细读较之于从某种理论预设的立场出发去读解要难得多。张洁、宗璞、戴厚英等章节由于本人不熟悉作品而体会不深,但在王安忆、铁凝、刘索拉、张辛欣、方方等较为熟悉的作家章节,则体会到了理论操练与审美双重层面的阅读快感,戴爷的洞见依旧令人折服。如果说80年代启蒙运动,以精英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过度反拨,对现代化及西方理论不假思索的拥抱,以及与大众文化的合谋,让女性在走出80年代前的“花木兰境遇”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女性地位的倒退,女性写作在性别本质主义中突围或陷落。。。。
04-05
败走恶犬
戴爷终究还是女性,读到后记的时候如是叹
07-20
亚洲铜
与浮出历史地表判若两本,冗长拉杂。
12-20
大福翁
词汇很繁复,形容词以及一些专业词汇很多,读起来颇费力。不出声感觉读不到点子上去。评论的色彩更多的是一种再解读,包含着太多批评者自身的语意和语言习惯,也许与作者本人想展示的文本不同。阅读的快感不是通过咀嚼剩下之物,更多地应该是去寻找本文中富含的意义色彩。当然戴爷的逻辑分析还是无与伦比。
06-04
海阔天空祝沽笙
读得很费劲,戴爷的理论腔那时候就很重了……九十年代戴爷还有半个身子在当代文学门里,这本书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后来她注定是不会在用这种方式写书了。不过,即便这本书成了戴爷一个学术阶段的纪念,后来人在看女性主义视角的当代文学批评时仍然很难绕过这本书,这大概是它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了。
08-06
Qgior
本来想打四星,为她居然能把客观冷静的分析文章写得如此煽情减一星。
05-13
豆友16746516
张洁、戴厚英、宗璞、谌容、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刘索拉、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
09-07
Farolito
其实就觉得戴锦华、王德威是一路的。这本就可以联系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不过山君的确给我上了一课:“不喜欢理论家,理论家并不能解释美之为美,他们是逻辑游戏里的赢家。美之所以还在发展,是因为它在逃离被理论化。理论的不断完善在逼迫美往前走,一个事物一旦被理论化后,就变得索然无味,好像被人驯服了,艺术就是无法被解释的东西吧。”
10-23
琴酒
是在读她对第五代导演批评时就觉得的,当面对自己的历史时,戴老师的语言总是呈现出“被拉康的语言所困”的状态。此外她会被先行的立场困住,学术的真诚和激情很重要,但是无法适时地拉开距离看到自己解读的惯性,会陷入一种声嘶力竭的激进和自己都未察觉的遮蔽。但是瑕不掩瑜,实在是犀利非常。
11-01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