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鼓应 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易学建构》、《管子四篇诠释》等论著。另出版《失落的自我》、《殷海光最后的话语》、《耶稣新画像》、《言论广场》、《古代呼声》等作品。

内容简介

《道家的人文精神》汇集了作者从1995年到2011年撰写的十一篇文章,在“道家的社会关怀”和“老庄的人文思想”两个主题下,深入挖掘了道家最独到的哲学精神,阐发了作者对道家人文情怀的诠释。《道家的人文精神》文笔优美,见解卓绝,深入浅出,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力作。

作者心语

◆老子是将文化层面的人文思考带进哲学领域的第一人。以宇宙规模来把握人的存在意义,是老庄理论思维的一大特色。

◆儒家讲和谐,着重于纳入“礼制”的范围;墨家讲和谐,着重在人人发挥“兼爱”的互助精神;法家讲和谐,着重在法制的实施与履行。如果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儒、墨、法是在政治社会的层面来提出人际关系如何和睦相处,也就是说,儒、墨、法各家在“人和”的范围内提出和谐的主张;而道家不只重视“人和”,还从一个更为宽广的思想视野出发提出“天和”,也就是说,道家所关注的人间的和谐是由宇宙的和谐推衍而来的,道家所关注的社会秩序是由宇宙秩序推衍而来的。

陈鼓应 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易学建构》、《管子四篇诠释》等论著。另出版《失落的自我》、《殷海光最后的话语》、《耶稣新画像》、《言论广场》、《古代呼声》等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非虛構
    道家对世俗的权威无好感,认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他们崇信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归到原始的简朴,抵抗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不管其为威迫或是利诱。所以道家有支持泛神主义、抒情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趋向。这些思潮对当日政冶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以后道家以一种“到自然去”的指向,策励艺术家和诗人。他们主张的极有限度的政府,也在不少农民造反的场合里赋子大众性的意识,成为他们解放的宗旨。04-29
  • 子卿尘
    个体生命千差万别,但在宇宙大生命中,可以相互会通,这里也说庄周和蝴蝶“必有分矣”,庄子巧妙地借着梦境来打破彼此的区分——在庄子的气化论中,死生存亡为一体,无数个体生命起起落落,时而化成庄周,时而又化为蝴蝶,个体生命总是要融入宇宙大生命中,而个体生命在宇宙大生命中总是有内在联系的。11-04
  • 西山之雨
    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会有低谷,或者偶尔的失落和不开心,在我的生活中或许较多的遇到这些情况,而读书在很多时候给了我精神的慰藉,让我有勇气去走出低谷。这本书也是这样一本帮我走出低谷的书。11-09
  • Paco
    2016.08.0901-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