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汪民安,1969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出版著作九部,最新著作《论家用电器》;编有《福柯读本》等多种。

内容简介

这本哲学文集,精心选编、翻译了列斐伏尔、齐泽克、德里达、鲍德里亚等当代著名哲学家论现代建筑与空间概念的若干理论文章。列斐伏尔谈及“走向享乐的建筑”;哈贝马斯讨论“现代与后现代建筑”;齐泽克从“建筑视差”概念入手,围绕建筑学侃侃而谈,并对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闪灵》、科波拉的《对话》、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和《迷魂记》等加以独到的解析。荷兰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雷姆·库哈斯(封面人物)则展示了“‘大都市的生活’或‘拥挤文化’”。美国学者莫里奇奥·马里内利的《中国空间中的对话》通过福柯和本雅明历史理论研究的视角来考察中国艺术家张大力的作品,着眼于主观表现与空间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汪民安,1969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出版著作九部,最新著作《论家用电器》;编有《福柯读本》等多种。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練る
    既是借助建筑和空间,为斜目窥视哲学提供了一个物质性的棱镜; 又是借助形而上学的维度,为建筑与空间附魅。选文所涉角度很广,既有政治经济学的、又有美学与人类学,且多是绪论性文字,提供了一个宽展的切入面。不过,就像Doreen Massey在For Space中批判的,一些人文理论将建筑与空间视为隐喻性的存在,忽视了其中的物性结构与建构过程,如此其实有很多疏漏。另外,封面把人家Koolhass名字打错了。10-20
  • xiaoyeshou
    读了一点,翻译很差,当然,公道地说,比很多其他翻译的书和文章都好一点了,但作为以中文、哲学领域的专家,这怎么拿得出手。文章没头没尾,不注明英文原文的出处,有这么编书的吗?难道这些哲学家都是专门给这本书写的稿吗?没有侵权吗?!02-29
  • 忙biubiu
    建筑与时空理论的哲学与实践01-02
  • 雪落梅森
    非常棒的论文集,不同学者对建筑与空间的分析都是其哲学观点的一种延伸。建筑与空间从来都不是中立的,而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工具性,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筑是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象征,也是权力对个体进行规训的工具与手段,无论是齐泽克提到的建筑中的“政治无意识”、本雅明通过对拱廊街的分析来追溯现代性的史前史,还是朱克斯通过对监狱的分析来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惩罚措施、盖伊斯通过对政治与“正义”的辨析提出的对传统建筑理念的反思,都体现了通过对建筑的批判来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意图。好的建筑不仅要具有实用性和宜居性,更应该倡导一种体现包容与多样性的理念,并通过为居住者提供身体和精神的愉悦来唤醒和实践这种理念,最后致力于为人类的自由与平等提供更多的空间。02-08
  • 梦魇马戏团
    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和政治伦理和建筑、空间的联系是容易把握的,哪怕“空间”有各种异质;而另外一些则是能指世界的神学操演,隐喻之上的隐喻和死亡。07-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