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诗的(续篇)》、《生活在四合院》、《我的鄂温克朋友》、《额尔古纳河右岸》、《大消息·大机器·大星系》、《洛中小圃独乐吟》、《凭什么是神作?》和《星座照耀中国》。

现代诗是极度个人、极度孤独的心理价值下的产物,诗人寻找那独特的激情,同时寻找表现那激情的独特形式。杨照在《诗的(续篇)》中延续上篇(参见《读库1605》)的体悟,继续跟年轻人探讨现代诗歌的演进。诗没有那么简单,没有那么便宜。

摄影师吴钢是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儿子,《生活在四合院》展现了他们一家人自1950年代到1970年代在北京居所的变迁,从栖凤楼胡同到马家庙的四合院再到和平里的单元楼房。吴钢在文中摘引大量吴祖光日记和新凤霞回忆录等一手资料,配以吴家的日常影像照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北京生活图景。

许多人知道鄂温克族和鄂温克族人是通过纪录片《敖鲁古雅》,《我的鄂温克朋友》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讲述鄂温克族人的故事,这个还生活在自然森林的部族,是否还能够真正与自然和森林交谈?纪录片里的主人公们的生活如今是什么样子?

在二十世纪的美国科学传播界,卡尔·萨根是与阿西莫夫齐名的科普作家。萨根除了是科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消息·大机器·大星系》介绍了卡尔·萨根及其作品《接触》,这部小说和同名电视片曾吸引千万读者,被誉为地外文明的巅峰之作。

北宋名臣司马光在洛阳所建独乐园被视为文臣造园的最高典范,后世不断有诗文、绘画对之进行追忆描绘。司马光本人忠君爱民、诚实敦厚、端庄守礼、勤于治学、安贫乐道的形象也早已与这座园林融为一体,难分彼此。贾珺在《洛中小圃独乐吟》里描摹了此园所处的时代背景,借由它回顾文人造园的风潮。

《冰与火之歌》作为一个公认的“好故事”,它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冰火迷弟”程一祥试着从人物入手,分析冰火的故事套路。他先检索已出版的五本英文小书中所有出现人物的名字,统计人物关系,绘制社交网络图,再用模型进行解析,写成《凭什么是神作?》,让人大开眼界。

十二星座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社交话题,但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套占星术第一次进入中国人视野的时间。马伯庸从古代巴比伦开始梳理,希腊诸神被佛教吸纳,北传进入中原,时间已到隋朝初年。《星座照耀中国》细数黄道十二星座在中国的扩散过程,生动有趣。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风之影
    这一期里,印象最深的还是两篇关于鄂温克人的文章,两个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比较一致,甚至可以当做一篇文章来读。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困境,其实才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失去了原来生活方式以及接受新式冲击的部落文明,最终变成了不伦不类,也最终会慢慢消失。这两篇写的很细,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出发去看看的冲动。杨照关于诗的文章虽然已经在竭力将诗歌形象化,但小众的命运视乎诗歌永远难以改变,介绍《冰与火之歌》的文章也是如此。吴祖光新凤霞一家,更多的是一种记忆,而科普的《大消息》则是相当有深度,也让人感觉人类的渺小和科技与宇宙的广袤。司马光一篇,基本上就是司马光传记,新鲜度不够,倒是最后马伯庸关于星座的文章,让人觉得相当有趣……02-13
  • 神威
    休憩91st,很难得又来一本篇篇可读的读库,杨照那篇诠释诗歌的长文本身就是诗歌,大可一读再读且脑子放空,鄂温克一篇很有价值,而卡尔萨根那篇给了我极好的阅读体验,格局一高则处处不凡,萨根的前瞻性应是科幻科普两界均无与伦比,司马光,冰与火两篇都挺不错,亲王的那一篇干货足,话题趣味性也很好,可惜不如西游记那篇那么好玩,不过综合本书各篇,已经令人心满意足,不必再生什么奢望。03-29
  • twopersons
    最喜欢的一篇是:大消息·大机器·大星系 汪洁,介绍科幻小说的文章,同时又勾起了读原著和电影的欲望。精彩~02-13
  • mATTHEW
    往年一年声音这个选题一直是我心仪的,17年纷纷扰扰,没想到01精彩三年,这期取消了02-06
  • 潘晓婷
    不好看。照这个水准下去,明年不想订了。02-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