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海阔天空祝沽笙
    陈老师的学术研究是真的将文化、文学和历史交织出了趣味,这本书看上三遍也不过分。05-04
  • 久道
    陈平原用了一些新方法,去重构“五四”的场景,进行祛魅。11-25
  • 不知雀
    遣词造句不要这样子好吗?读起来很累06-14
  • 二白
    断断续续读完的,留下的印象却是很深。虽以五四运动起手,但涉及到了新文化的方方面面。回到五四,不是如时人怀念浪漫化的民国余韵,而是站在那些今天被捧上天的大师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看看他们的争论,思考他们的困惑。当时热闹的争论在今天早已止息,却依然影响着我们今天文化的各个角落,只是我们或已经采用一家之言,或仍在对立当中而不自知。回到历史,可以照见我们今天生活的痕迹;走出五四,也必须从进入五四开始,因为我们无法绕过它的影响。同意陈老师的观点,从政治、从文化、从学术来说,五四留下诸多流弊,但无论是历史来说还是意识形态需要,我们都不可能与之决裂,只能渐渐去除那个时代浪漫化的想象,体会那个时代的真实困境,从先哲的思考与争论中吸取养分,再来重新解决我们当下问题。01-10
  • wxhzgsjtt
    这本书真是角度刁钻。各篇没多大关联,研究方法上很一致,以细节入历史,材料考证颇多,怎么会被他发现这么多有趣的历史材料?对于历史不乏同情之理解,平视之,为“伟大的历史时刻”祛魅,也许所有宏伟崇高在细节之下都显得无奇?正如格列佛看巨形女性裸体时只看到毛孔,但是这样算祛魅还是失真呢?何谓真?不过毕竟有别开生面的效果。有些细节颇琐碎。03-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