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焱:毕业于武汉大学、巴黎第八大学,2003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曾任文化记者、主笔、资深主笔,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出版过作品集《妖娆世纪》。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是什么?其历史太短、又正在发生中;谁说了都不算。每一个艺术家与过去的大师、与别人、与过去的自己都不同,都是此刻的个案,创造着不曾有过的东西。也许可以说任何无法归类的人为造物都可以归为当代艺术。《现场》通过综述部分将每位艺术家独有的部分提示出来,再通过对话把“本人”带到读者面前。一篇篇读下来,受访者之间也构成了讨论的关系。《现场》呈现了当代艺术现场生态,也为将来想探究这个“不明领域”的人存留了现场证据。

一一徐冰(艺术家)

艺术家如此生动的形象居然是被曾焱如此朴素的语言雕刻而成。曾焱从容、明确、简洁而客观的叙事和提问,奇妙地展示了艺术家独特、矛盾、复杂和深邃的创作经验和精神状况。一部妙趣横生让你停不下来,但同时又经常让你停下来让你反复地咀嚼的书。——汪民安(批评理论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曾焱以她的沉静和耐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复杂的当代艺术现场。她描绘喧嚣,但更关心孤独;她注视着舞台上发生的事,但更想知道舞台的背后是什么样;她打量着聚光灯下的人,但更想看清没有被光线照亮的阴影里有什么。她书写“现场”,同时也在书写那些缺席于“现场”的事物。一一张悦然(作家)

“不俯,不仰,思考,提问”一 曾焱用她的平实真诚和对细节的关注切入了一个又一个貌似各异的“现场”,又以她的理性和反思和我们一道“旁观”了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生动的宝贵文献。

——张晓刚(艺术家)

这《现场》曾焱的文笔好,图文并茂,让大家轻松而直接地了解了这些混出头的艺术家们的真实面貌。一一刘小东(艺术家)

曾焱的这本访谈录,用艺术家的出生时间做书的排序,天生带着时间的历史性。书中隐约藏在艺术家思绪中的历史更加古远,似乎都在与今天保持距离,提着问题。一一马岩松(建筑师)

《现场》是一部具有艺术史视野的访谈录,涵盖了大卫•霍克尼、小野洋子、徐冰、蔡国强、曾梵志、隋建国、张晓刚、费尔南多•博特罗、森山大道、安东尼•葛姆雷等在内的27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家。120张来自多家艺术机构、博物馆和艺术家工作室提供的精选图片,组成了一席当代艺术的盛宴。它要回答的不是艺术是什么,而是艺术何为。 好的艺术作品不提供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关于艺术的,关于人性的,关于世界的。这《现场》亦然。


曾焱:毕业于武汉大学、巴黎第八大学,2003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曾任文化记者、主笔、资深主笔,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出版过作品集《妖娆世纪》。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沛沛
    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接受的是西方艺术教育的缘故,选择的中国艺术家(虽然都很有名)都可以在西方艺术框架中找到位置,就连被排在第一位的徐冰,也只是在文字-意义这条早被西方探讨过无数次的哲学线上游走。总的来说,似乎中国艺术家的东方感、东方价值都流于表面了。倒是第二辑国外艺术家部分让人惊讶,他们不惧抽象,玩弄时间,漂浮色彩,完全把自己当成神经病。08-08
  • 私享史
    最好的几篇是侧写和采访徐冰、隋建国、蔡国强、张晓刚和曾梵志(大概也是因为这几位最有名),信息很丰富,问答有深度。其余属于正常水平的新闻杂志完成稿。对姜杰的“肖淑娴”很有兴趣。额外的收获是,认识了丁乙,又从丁乙那篇知道了Maurice Utrillo和Sean Scully(后者也在采访之列)。另外,Hilla Becher的卒年和Fernando Botero的生年弄错啦。隋建国:“这个世界闭上眼睛已经全都是雕塑。只要是能触摸到的物质,都可以当成雕塑来对待。”丁乙:“抽象艺术基本有两类途径,理性的必然从构成起步,感性的必然从无意识的表现性起步,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在他们的时代都用自己的实践把这两条途径指明了。”12-02
  • 懒得起名
    每个艺术家都是最最坚持成为自己的人。08-30
  • 大辉
    可能是受限于篇幅,或者原本是刊于杂志、目标读者不同的缘故,感觉对艺术家访谈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欠缺。以后还是通过访谈或者对谈的视频节目获取相关知识吧。02-28
  • tattvamasi
    和艺术家交谈确实是最一手的资料了,访谈录确实也比评论文章好读的多,也证实了好多的坊间传闻,看看成为大艺术家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品质。08-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