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嘉映,1952年生,曾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从感觉开始》《无法还原的象》《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简明语言哲学》等;译有《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感觉与可感物》等。

内容简介


《何为良好生活》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何为良好生活》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安提戈涅
    启迪和赞美。卡尔维诺曾勾勒出理解文本的两种路径:水晶与火焰。水晶指向澄明与轻盈,而火焰指向缜密与秩序。在《何为良好生活》里,水晶与火焰并存。陈嘉映一边翻译晦涩的海德格尔,一遍又能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讲得如此亲切,可能根本上是要克服虚荣心的——那种故意制造黑话和术语的文字虚荣心。所探讨的问题,这些年也想过、经历过,有的已经在个人判断中形成了基本的形态,一看陈嘉映便觉得亲切,但有的始终没有想清楚,比如普世、个殊、普遍、评价、性善恶论,关于这些主题的讨论,是本书给我启发、使我不断自省的地方。许多基本观念有所改观:一定要达成所谓的共识吗?一定有一种普遍性高于个殊性吗?在评价的时候,多大程度上能有内观?这些问题谈不不好,就变成了无关个体经验的心灵鸡汤和浮泛陈言,但陈嘉映井井娓娓,使人如沐春风。07-03
  • danyboy
    八个字可以概括此书:循循善诱、谆谆教诲。1、全书可以看做是一种伦理学基本原理的“注疏”,但书名有一个隐含的大前提:(在当代中国)何谓良好生活?这一前提很重要,因为中国的环境实在太考验个体的道德行为了。2、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理学”或“心学”,有些专研朱子和阳明的学院派,著作又多又厚,却既不能切入现实,也与学术无补。3、我这次读的并不细致,而且常常被某一篇章或某一段落的精彩分析所吸引,并没有得到全局性的领悟,掩卷沉思,反而有些无措。不过,这恰恰是心安理得的生活状态被打破的状态,或许正是良好生活的良好开端吧。01-31
  • 大甜甜~~
    读了三遍。陈嘉映的素朴、俏皮和细腻都是我所喜爱的。为快乐而快乐不是伦理,正如买春之人只是以快乐为目的,卖春女是她达成目的的手段。伦理是快乐的行为,但其本质还在于行为。因此,屈原和梵高都不是那么的“快乐”,因为他们的行为中有一种精神。10-24
  • Totoro
    由他来写这本书,再合适不过。关于eudaimonia和phronesis,他这个人之所是应该称得上是典范/榜样了。05-28
  • 连山
    这么水的一本书竟然如此受推崇~~~~03-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