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尤里·特里丰诺夫(Ю́р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Три́фонов,1925.8.28~1981.3.28),苏联作家。出生于布尔什维克家庭,父亲是著名红军将领,1938年在肃反运动中被非法镇压,50年代恢复名誉。青年时曾过钳工、调度员和厂报编辑,1944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7年起开始发表作品,从此笔耕不辍,他的作品对苏联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流派。
1951年因长篇小说《大学生》(1950)获斯大林奖金而蜚声文坛。50—60年代相继发表短篇小说集《阳光下》(1959)、长篇小说《解渴》(1963)、纪实小说《篝火的反光》(1965)、体育题材小说和特写《季节的结束》(1961)、《弗拉米尼奥的火炬》(1965)和《黄昏时的比赛》(1970)以及电影剧本《冰球运动员》(1965)。1969年发表中篇小说《交换》,标志着作家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继而推出另外四部中篇小说《初步总结》(1970)、《长别离》(1971)、《另一种生活》(1975)和《滨河街公寓》(1976)。这一组中篇小说均反映莫斯科知识阶层的生活,被评论界统称为“莫斯科小说”或“城市小说”。《老人》(1978)是作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将历史的反省和现实的描写融于一炉,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了巨大的思想内容,成为小型史诗的代表作之一。这些作品针砭时弊,以描写当代市侩著称,被称为“时代的艺术文献”。这些作品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和作家所持的客观叙述态度曾引起长期争论和不同评价,但对苏联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青年作家竞相效仿,形成了一个“特里丰诺夫派”。特里丰诺夫被西方评论界公认为俄罗斯文学契诃夫传统(即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者。1980年,由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希·伯尔推荐,特里丰诺夫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有力竞争者,只因作家突然去世无缘此殊荣。死后发表了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时间和地点》(1981)和《消逝》(1988)。长篇小说《老人》和《时间和地点》也可以看作是“莫斯科小说”的延续。

内容简介

我只写那些我认为需要写的东西。我一点也不会按照订货单去写作。——尤里•特里丰诺夫

《另一种生活》包括两个中篇,选自作者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陆续发表的“莫斯科小说”系列。 《另一种生活》通过一位中年妇女奥尔加回忆已故丈夫往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奥尔加的丈夫谢廖沙不愿与学界邪恶同流合污,奋斗多年仍一事无成,最后不堪重负而心脏病发作离开人世。全篇弥漫着一股凄迷的情绪,剖析了知识分子在停滞时期的生存困境。《交换》细致入微地叙述了列娜夫妇换房的经过和心理活动。列娜长年拒绝和婆婆同住,婆婆病危时却赶来“孝顺”,目的是用婆婆的房子给自己换一套宽敞一些的两居室……作者对人情世态的洞察与体验,对小人物处境、心理、弱点和困惑的逼视与表现,使其在二十世纪后期俄罗斯文学中独树一帜。


尤里•特里丰诺夫(1925—1981 ),前苏联作家。1950年,他的处女作、反映战后青年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学生》问世,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从此在文坛崭露头角。此后,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阳光下》、长篇小说《解渴》和纪实性小说《篝火的反光》等作品。七十年代,特里丰诺夫陆续 发表了风格迥异于前的五部中篇小说——《交换》、《预期的总结》、《长别离》、《另一种生活》和《滨河街公寓》。这组作品以首都莫斯科的生活为题材,被称为“莫斯科小说”,其后的长篇小说《老人》和《时间和地点》也可以看作是“莫斯科小说”的延续。这些作品针砭时弊,以描写当代市侩著称,被称为“时代的艺术文献”。特里丰诺夫被西方评论界公认为俄罗斯文学契诃夫传统(即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者。 1980年,由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希•伯尔推荐,特里丰诺夫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有力竞争者,只因作家突然去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虾米
    跟社 会 主 义 高大全不同,小市民气简直扑面而来;跟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等俄罗斯文学传统也不同,写作手法上更近似于伍尔夫那一脉。06-02
  • 《羊柳風》
    作为一本揭示平常人生活的社会小说,特里丰诺夫无疑贡献良多,相信每个已婚人士都能从中习得如何搞好婆媳关系。更为可贵的是,当中有许多既有同情又有责备的笔法,让软弱的男主更可信。其中的塑造极为成功,软弱,在家庭矛盾中总不肯担当,有事就会躲起来。最高纲领派,固执己见,无论如何绝不屈服,当面闹翻;冷漠任性,岳父生病不去问,葬礼也早早离开。恃才傲物。自认为有才华,可以自私得不承担责任,独自追求学问又懒惰。受尽打击后又迷信通灵,可悲可怜。对于女主来说,”另一种生活“恐怕也不尽如人意,失去丈夫的无力感,与家婆周旋的挫败感,女儿自私产生的幻灭感都让她无法直面这样的”另一种生活“,于是夹杂着从前的”幸福“生活,从而一步步揭示男主的灭亡和家庭关系的破裂。技巧真情俱有,的确是一出好戏。05-09
  • Sebastian
    故事始于奥尔加,丈夫谢廖沙半年前的猝死将她推至绝境,她是孤苦的寡母,是婆媳矛盾中的受害者,对于婚姻,她既怀念又怨恨,于是,她在回忆中重塑过往,试图在一片破碎中寻找因果,自己为何沦落至此,丈夫又究竟是怎样的人,往事一件件被记起,谢廖沙的形象由神秘到清晰,成为小说真正的主角,在时而暴躁时而缄默中谢廖沙由不屈逐步迈向绝望,政治背景、家庭出身和人际关系若隐若现,诚然,理想主义者和崇高的虚伪之间的边界正如麻木市侩和含辛茹苦一样,是模糊的,作者在此也并没有妄下判断(在《交换》中亦然),痛苦藏于心,真话不必说,时代让每一个人言不由衷,但正如谢廖沙所说——人是一根贯穿时间的线索。生命易逝,真相会被掩盖,但生命也会伴随着回忆再次徐徐展开,历史也一样~01-25
  • 初夏小肥lamb
    如果仅仅是《换房》,可以给4星。04-13
  • 55
    这本扑面而来的俄罗斯小市民生活,原来全世界的婆媳矛盾都是与生俱来的,两个故事里的家庭生活都是压抑的牢笼,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社会背景,简直是双重锁链。03-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