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杜赞奇,历史学家、汉学家,早年就学于印度,后去美国求学,拜汉学家孔飞力为师,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莱佛士人文教授,并任人文和社会学研究主任,同时也是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
代表作《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前者先后获得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被奉为社会历史学的必读经典。

内容简介

《历史意识与国族认同:杜赞奇读本》内容简介:文化、权力、民族国家,是贯穿杜赞奇学术研究的关键词,他始终在探索这样的问题:现代国家如何构造新的文化?如何从历史的极权话语里找回被压抑者的声音,以及民间团体如何“抵抗”来自上面的“攻击”。

《历史意识与国族认同:杜赞奇读本》收录了五篇杜赞奇的代表性文章。其中,“复划符号:关帝的神话”一文,通过研究关帝神话的衰落和破灭过程、由清朝到共产主义革命的中国历史转型,揭示了在帝国政体中,神话与仪式作为一种交流手段的重要性;“中国与印度的现代性批评者”一文,通过将中国与印度的历史作对比,杜赞奇考察了另一种话语,在以现代性为导向的、西方的、启蒙主义的文明史语境之外,“小写”的文化及文明。尤其在“历史意识与国族认同”一文中,杜赞奇重点考察了中国如何从一个儒家、帝制社会转变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以及与其他非西方社会相对比,中华帝国拥有哪些能促成其转变的特点。


杜赞奇,历史学家、汉学家,早年就学于印度,后去美国求学,拜汉学家孔飞力为师,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莱佛士人文教授,并任人文和社会学研究主任,同时也是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

代表作《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前者先后获得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被奉为社会历史学的必读经典。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57
    文章不多,对中国的问题点到为止,关于甘地、泰戈尔的两篇很有启发,带出了中印日的对比,为反思现代性提供了异常直接的印度路径(反进步主义历史,超越性的反民族主义)。11-06
  • 罔两
    杜赞奇对比中印两国在现代化面前,如何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艰难历程。更重要的是,他不仅着眼于拥抱进化论、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人,更将眼光延伸到那些没有被历史选择的方案和方案的提出者。03-15
  • 邝海炎
    就一篇文章可读,而且只是标题吸引人而已01-05
  • 空余
    只读了关帝一篇。作者认为历史运动过程中,各主体对文化符号的不断复刻不是符号各意义之间互相消解的过程,而是不同解释相互作用、不断重构,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阐释不断变化的过程。文章大概对作为文化符号的关帝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梳理,可惜20世纪以来的分析缺失。02-02
  • 门松秋零
    前三篇都不错,第一篇关帝内容解释之前被我忽视的。再次说明了后现代对于历史的匮乏08-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