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德里克,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的研究,《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权威学者的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他更将其理论撰著的领域扩展至后殖民批评与文化研究,《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等著作令其跻身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界重量级学者的行列。

内容简介

《革命与历史》以1920—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其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对其时中国的革命性大变革的专注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处理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方式的。作者认为,尽管这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学术上存在着应受责难的瑕疵,尽管他们经常是在粗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却是持久的。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是由其时中国的思想和政治背景所塑造和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感召力,主要并不在于如列文森所指出的是对“历史”与“价值”的矛盾作出了回答,而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德里克,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的研究,《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权威学者的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他更将其理论撰著的领域扩展至后殖民批评与文化研究,《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等著作令其跻身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界重量级学者的行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维舟
    杰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对历史学研究的把握均很到位,文笔缜密、严谨而简洁,不时可见批判性洞见,尤其是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兴起放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将之作为变革的指针,可说超越了史学史的范畴,给人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中国当时的结构性变化。10-12
  • 全都是风
    当我们在使用“封建专制”一类的词语的时候,不可不知它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社会史论战实在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大事件。03-29
  • 历史理性
    此一领域内难以超越之杰作04-03
  • 旸谷
    四星减一星。此书的梳理之功不可没,然而就近代史研究而言,不客气地说,纯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如同切割一个熟识的腐朽的断面,呈现于人面前。正如夏济安在蒋光慈研究的末尾反问的那样,现在也可以反问一句:谁还读中国的马克思史学呢?10-25
  • 高尚市民戏志才
    “否认这些关系的未决性,而辩称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特定的生产关系并反过来塑造了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将历史唯物主义简化为一套普适的社会发展形势,这不啻是取消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自身及其有效性,使其简化为一种无用的初级的历史方法。”04-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