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何榮幸一九六六年生,台大社會系畢業,新聞資歷十七年,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主任兼主筆。一九九四年起投入媒體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一屆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媒體改造學社執委。二○○五年連獲曾虛白新聞獎(新聞評論獎)、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卓越新聞獎(採訪報導獎),二○○六年獲聘擔任台大新聞研究所「傑出記者駐所講座」,現任台大新聞所兼任實務教師。著有《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媒體突圍──二○○五年新聞獎大滿貫的幕後故事》等書。 張錦華一九五五年生,台大外文系學士、政大新聞所碩士、美國愛荷華大學大眾傳播學博士。現為台大新聞所教授。曾任台大新聞所所長、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傳播學會理事長等。多年來熱心投入實際的媒體監督與改革活動,目前擔任台灣衛星電視公會「自律委員會」所設之「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著有《傳播批判理論》、《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媒體監督DIY》、《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以及翻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女性主義傳播研究》等多本著作。研究與教學均多次獲獎。 林麗雲 洪貞玲

内容简介

內 容 簡 介

【在時間的快速流動中,總是有一群奇特的人,比別人更容易看見歷史的容顏。】

司馬文武/薛心鎔/黃肇珩/俞國基/南方朔/吳豐山/李旺台/殷允芃/周天瑞/戎撫天/楊憲宏/楊渡/王健壯/李永得/徐璐/黃年/陳銘城……

二十年前,這群人親身見證,台灣這艘希望之船離開戒嚴、報禁港灣,從此航向廣闊無邊、深不可測的民主海洋。他們雖然參與其中、記錄過程,卻也只能載浮載沉,不知道大海的另一邊究竟還有多少風浪。

這群人散佈在最保守到最激進的媒體。他們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高壓氣氛中匍匐前進,姿態多半扭曲變形,很難保持優雅好看。有的人在主流媒體內兢兢業業,有的人想盡辦法在文章中「埋地雷」,有的人努力從中南部發聲,有的人深入觀察民間社會,有的人則與情治單位大玩「捉迷藏」遊戲;後人看似堅定勇敢,他們身處其中卻可能狼狽不堪。

他們像是在無盡的黑夜中尋找星星,對外迎向忽明忽暗的民主亮光,對內追尋若有似無的記者典範。

二十年後,這群人當中的十七位,成為本書深入訪談的主角。他們當年寫下的所有報導與觀察,早已存放在各大圖書館提供公開查閱;他們在新聞界甚或其他領域都是響噹噹的要角,成為菜鳥記者仰之彌高的學習對象;他們新聞生涯的成功與失敗,也已到了可以接受公評檢驗的時刻。

但是,他們走過那段歲月的心靈感受、心情故事與生命情懷,現在才正要開始緩緩傾訴而已。

何榮幸◎策畫、導論

台大新聞研究所◎召集、採訪/張錦華主持,林麗雲、洪貞玲協同主持

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贊助出版

本書版稅捐贈台大新聞研究所

目 錄

推薦序

追尋烏托邦/鄭瑞城(前任政治大學校長)

這是本有意義的好書!/朱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台灣新聞自由今昔/孫震(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董事長)

「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計畫緣起

回首來時路 莫忘初衷/張錦華

老靈魂與新生命的奇妙交織/何榮幸

導論/何榮幸

Part 1:他們看見了歷史

Part 2:歷史看見了他們

本書受訪者歷史年代對照表

一、與警總「捉迷藏」的日子:一九七九年黨外雜誌健將──司馬文武

──只想當「真正的記者」

二、大陸來台的愛國媒體人:一九五○年大華晚報創辦人──薛心鎔

──一甲子的信守與體驗

三、第一位女性黨營媒體高層:一九五九年中央社記者──黃肇珩

──我是「記者」,不是「女記者」!

四、來自中南部的聲音:一九七一年台灣時報總編輯──俞國基

──凌空看政治的專業新聞人

五、一輩子的評論志業:一九七二年民族晚報記者──南方朔

──從文藝青年到自由左派

六、連寫二十年個人專欄:一九七五年自立晚報撰述委員──吳豐山

── 記者是永遠的社會改革先鋒

七、美麗島事件見證人:一九七九年台灣時報採訪主任──李旺台

──對抗威權體制的南部記者

八、國際媒體聲援美麗島:一九八○年紐約時報駐台記者──殷允芃

──我自己跳下來幫台灣加分

九、海外華文媒體的宿命:一九八四年美洲中時總編輯──周天瑞

──永遠在找最大公約數

十、解嚴前夕的主流媒體:一九八四年聯合報政治組召集人──戎撫天

──曲筆奮進迎向新時代

十一、公害環保風潮:一九八五年聯合報環保記者──楊憲宏

──科學精神的人文記者

十二、反杜邦運動與社會力:一九八六年時報新聞周刊記者──楊渡

──以報導文學實踐文人理想

十三、破繭而出的政論雜誌:一九八七年新新聞總編輯──王健壯

──永遠的自由派

十四、歷史性大陸行之一:一九八七年自立晚報政經研究室主任──李永得

──絕不妥協的硬骨記者

十五、歷史性大陸行之二:一九八七年自立晚報政經研究室研究員──徐璐

──不斷追尋自我的女記者

十六、五十八天創辦新報紙:一九八八年聯合晚報總編輯──黃年

──黑金政治的命名者與批判者

十七、解嚴後政治人權報導:一九九一年自立早報記者──陳銘城

──為受難人權發聲

強 力 推 薦

台灣在威權體制的戒嚴時代,絕對稱不上美好之地;一位在一九七○年代受牢獄之災的作家甚至以「看過地獄回來的人」自況並形容那個時候的台灣。台灣在歷經約四十年的戒嚴統治,終於游過了一條又一條湍急、凶險的河流,渡到了民主的對岸;而這群新聞人也歷經身心煎熬,在時代洪流裡載浮載沉地到達彼岸。他(她)們的靈魂深處必然埋著這樣珍貴的種子:深信人類可以更美好,台灣可以更烏托邦;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應該更相互尊重、更相互寬容、更訴諸理性、更追求正義。 ──政治大學前任校長/鄭瑞城

對二、三十歲的年輕一輩言,這本書所呈現的可能只不過是紙上的歷史,但對上一代的媒體工作者言,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活生生的共同記憶!今天我們享有言論與新聞自由,這十七位以及無數位曾經為自由、民主而奮鬥、犧牲的人功不可沒!《黑夜中尋找星星》叫我們從過去看現在,也叫我們從現在思考未來,它是智慧的記憶!……在迂迴、對抗、後退、前進中,台灣的言論與自由空間一步一步地擴張、變大了!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朱立

我想台灣很多人對報紙有很高的期待。我們希望報紙,至少一部分有格調、有理想的報紙,不只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教育文化事業,為社會維護價值,提供教育,捍衛正義。我年輕時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念學位,奧大餐廳牆上寫著奧克拉荷馬州聞人威利‧羅傑的名言:「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從報紙學來的。」媒體人能不感到責任重大嗎? ──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孫震

台灣走向民主與自由的過程,並非一條康莊大道,但確實是支流匯集、莫之能禦的長河巨流,許多深具理想與才華的媒體工作者在主流或非主流及黨外媒體等各種不同位置上,以各種方式實踐、結盟、衝撞或議題操作;審時度勢之際,雖時而沉默、時而妥協;但更伺機奮起、時而躍上浪峰,傲視迎向更寬闊的天際。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


何榮幸一九六六年生,台大社會系畢業,新聞資歷十七年,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主任兼主筆。一九九四年起投入媒體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一屆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媒體改造學社執委。二○○五年連獲曾虛白新聞獎(新聞評論獎)、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卓越新聞獎(採訪報導獎),二○○六年獲聘擔任台大新聞研究所「傑出記者駐所講座」,現任台大新聞所兼任實務教師。著有《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媒體突圍──二○○五年新聞獎大滿貫的幕後故事》等書。 張錦華一九五五年生,台大外文系學士、政大新聞所碩士、美國愛荷華大學大眾傳播學博士。現為台大新聞所教授。曾任台大新聞所所長、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傳播學會理事長等。多年來熱心投入實際的媒體監督與改革活動,目前擔任台灣衛星電視公會「自律委員會」所設之「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著有《傳播批判理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HurryShit
    幾位受訪者的墮落,已經可以出一本續集「在星星中尋找黑暗」…06-06
  • 咩咩咩
    17位经历过戒严时代的台湾资深记者的口述史,个体生命历程与社会变迁交光互影的典范。一代台湾新闻人循着自由的星光走出威权的黑夜,而随着屋中大象的消失,曾经同仇敌忾的记者们迅速分化,或为蓝营背书,或为绿营张目,乃至投身国安、宣传,与昔日同行反目成仇。他们目睹台湾民主乱象丛生,试图振臂高呼,却发现无人理睬,信息时代大众娱乐至死,资本代替权力收编言论,文人论政已成往事风流,只落得在新闻与政治间进退失据,与少年初心渐行渐远。03-15
  • Orea
    人一定是有阶级的,和什么主义无关04-16
  • 徐江屏
    有限的篇幅裏探究台灣前一輩新聞工作者的心路歷程。有史料的再現,也有濃厚的懷舊氣氛,足讓新一代新聞工作者參考。07-24
  • 失去名字的风
    17个人的经历大体可以拼凑出台湾解严前后的整个媒介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他们是值得羡慕的一群人,他们努力过,并看到了自己为之努力的结果。遗憾的是在叙述中很多可以具体展开的地方都语焉不详,不知是否是当事人个人原因。建议希望大陆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对一些人和事件可以稍加注释,如果有那一天的话。我们终将经历。我们必须经历。02-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