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克崮,男,1947年生,籍贯山东省莱西,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导。曾在黑龙江下乡,后返京做中学教师,197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市委研究室、市政管理委员会、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干事、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1990年起先后任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税政司司长等职。期间,作为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成员,直接参与了1993-1996年全国分税制、工商税制、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和进出口税制等重大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1996年起先后担任辽宁省省长助理兼财政厅厅长、副省长。2002年9月至2008年10月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党政机构改革研究》、《税利分流》、《中国税收制度》、《转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等著作8部;出版个人理论专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和体制与政策研究个人文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内容简介

《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希望通过一种有别于传统正史的体例再现时代风云,记录台前,披露幕后,生动鲜活地展示财税改革30年的不平凡历程。为此,《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选择了富有特色的创作方式:

走访一批财税改革的亲历者,包括领导者、决策者、方案制定者和具体操作者,请他们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财税改革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形成了一份含有60多位曾奋斗于财税改革一线同志访谈录的报告文集;以此为重要依托,以30年财税改革发展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为线索,串联改革亲历者的回忆片段,突出重大事件,有详有略还原现场,全景再现,完成这部带有“第一手资料”特征的书稿——《中国财税改革30年:亲历与回顾》。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Von.Y.Erick
    24年更新一下评论:(1)关于改革开放经济史的专门著作,除了《杜润生自述》(因为该书专门写农口,且写得直白不晦涩)和彭森那那本专著,其他书基本上比这本书差一个数量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多讲改开的书犯了只有枝干没有树叶的宏大叙事毛病,以及以偏概全头重脚轻的毛病;(2)论文方面也就刘国光、张卓元、华生、社科院课题组、体改委课题组等人(或团队)的寥寥十几篇论文能够合起来与本书的信息量抗衡;(3)财经口内部,估计只有易纲本人有能耐突破这本书了,周小川和楼继伟估计退休以后不会写太多书(现在看易纲肯定没法超越了);(4)A.本科生觉得这本书太厚;B.研究生觉得这本书太事无巨细;C.体制内的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太老;D.估计只有中财办和老计委的人才会把这本书当宝贝。编号:A-12。02-28
  • 郭留白
    这一两年来读得最认真的一本大部头了,笔记、阅读感悟前前后后写了两三万字,不少章节也是来来回回读了两三遍。和常见的财政史著作一样,本书的两大主线也是那老一套,央地财税关系+政企财税关系。但,本书对政策解析的全面程度,对立法背景描述的细致程度,以及亲自采访诸多财税事件的当事人所带来的权威性,都是远超一般财税史书籍的。就本书的主题——财税制度而言,可以说,政府的众多行政行为中,财税汲取的能力,是最能反映一国政府现代化程度和治理水平的,没有之一;政府的众多意见政策中,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拨款的流向,是最能传达该国政府真实施政意图的,同样是没有之一。04-02
  • 鲁鲁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真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历史十字路口的选择,现在看来,只能说是天佑中华。追赶要过去了,越靠近前沿,制度和技术创新也依赖于内生机制,未来会怎样?四十年的发展,基本一路前行,也造就了几代人的天生乐天。可是,世界历史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往往有反复。19世纪的拉美诸国,20世纪的中东伊朗等国,还有俄罗斯。历史并不都是进步史。06-01
  • Swear
    分税制改革幕后章节很值得看,“保既得利益是一条(改革)成功的经验”。05-06
  • 川骆
    全是访问,能看得出一点蛛丝马迹。有关分税制中前总理与地方大佬的面谈很有意思。04-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