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彼得・西施罗夫斯基,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维也纳,是纳粹集中营犹太人受害者的后裔。奥地利著名记者、作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通过对多名纳粹子女的深度访谈,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现,战后纳粹家庭的真实状况以及纳粹子女的内心世界。通过纳粹子女自己的语言,深入探讨了带着“原罪”出生的他们,如何面对沉默的父母,如何接受知道真相的自己,如何看待上一代的罪恶,以及如何在与父母价值观相悖的现实世界中生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向北向北
    2017已读034。200页的书,一天就读完。夹在对战时经历回避不谈的上一代与无辜的下一代之间,“愧疚的一代”确认自我的故事令人心绪复杂。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作为有罪者的子女和无罪者的父母,作为施害者的后裔,纳粹的孩子不能像受难的犹太人后代一样,正大光明袒露自己成长中的困惑,他们所受到的反向歧视令他们无法很好地自处。然而历史毕竟推进到新的时间点,他们或大或小的努力不应该被忘记。05-15
  • 皮卡溪
    看了很多和二战有关的文学作品,大都直指受害者,或是施害者的挣扎或残暴,将目光投向施害者的子女,这是第一次看。因父母的缄口不言,这些孩子只能从大众传播和自己的臆想中去猜测父母在战时的所作所为,而新时代的教育又将父母抛向了他们的对立面,于是怀疑与愤恨滋生,却迟迟无人问津。无论是替父忏悔,还是坚持相信,这些孩子并不“生而有罪”,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之一。书不难读,一天就能看完,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05-26
  • 劈头士》睁木
    已购。视角独特,将目光投向纳粹的后代,当得知自己父母曾是杀人犯或者帮凶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和人生变化。有人内疚,觉得生而有罪,有人为自己的父母辩护,有人感到受了欺骗,有人试图和解,有人抗拒接受,和作者在电话里吵了起来。。。这其中心理层面可展开的想象太广阔了!06-29
  • 成知默
    2017年已读107:作为纳粹集中营犹太人后裔的作者,对战后一代纳粹子女的访谈。在这些访谈中,从一出生就被打上罪恶烙印的纳粹子女,与将自己视为命运的受害者、战争的牺牲品,而非灾难的制造者、残暴的刽子手的父母,形成一种紧张的对峙。这些在第三帝国崩溃后成长起来的子女,如何面对曾经行凶作恶、如今以谎言、沉默与欺瞒来应对自己的父母,也同样折射出他们如何看待自身“生而有罪”的血统,如何带着耻辱与秘密生活。在这其中,有人将父母视为英雄,为其抗辩;有人将父母看作被历史裹挟的普通人,为其叫屈;而最痛苦的是那些夹缠在徘徊不去的法西斯家庭中的孩子,从未见识过父母辉煌的他们却成了父母战后的牺牲品,背负着父母的罪恶,在与其决裂的过程中艰难新生 ,“父辈制造了这一切,我们只能面对这种命运。但或许,它也是一次机会”。10-24
  • 梦已隔江南
    书写得很简单,14个人的自述。有感于后代中对于祖辈经历无感、厌恶和反抗的内容。百年之间,人的心理没有任何改变。12-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