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谢湜,1981年生,广东澄海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人类学学刊》执行主编。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明清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历史研究》《文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等刊物。

内容简介

《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太湖以东的区域结构变迁》以宋元时期太湖以东区域历史为例,尝试对“地域开发政区增设”模型作出更丰富的阐释。有关地域历史中行政区划变动的问题,曾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上世纪中叶,谭其骧在继承中国沿革地理学传统的基础上,拓展了政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视野他在《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一文中指出,县一级政区的增设可以成为研究地域开发史的一个切入点,因为一个地方创建县治,表明该地开发己臻成熟,如果考察较大地域范围内新县析置的序列,就有可能揭示该地域开发的空间趋势。这种富有启示的分析逻辑或可概括为“地域开发—政区增设”。


谢湜,1981年生,广东澄海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人类学学刊》执行主编。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明清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历史研究》《文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等刊物。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
    30出头博导、全国博论百优提名都是当之无愧的,只有拜服的份,就算有学术问题也不是我能看出来的。不仅格局宏阔,史料扎实,而且理论讨论也是颇有章法。倒是三联的编辑令人遗憾地再次放过了作者一些扎眼的低级拼写错误。11-06
  • 余好问特么
    谢湜太绕了,说白了就是反对线性历史观反对倒放电影,主张复线的历史,回到历史现场去看多种因素合力下造成的结果,并且吸收力年鉴学派以及结构主义的做法。事实上,他都做到了。本书以江南地区存在的高乡地形存在的微地貌差异为接口,谈时空演变下,整个太湖流域在11世纪治水无效后不断的探索、磨合、协调出了新的机制,最终在16世纪基本定型,此后才开始了江南的巨大繁荣。整个江南区域的定型是不断演变的,受到政治政策、制度、耕作方式变化等等因素影响的,地理限制在作为变量的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减弱,最终区域协调起来。本书史料详实论证有力视野也极度犀利广阔,作者能把控各种因素,就是语言不太明朗,看了好久。最后,我觉得本书有种揭开历史的面纱的感觉,此外,还觉得世事无常,原本不利的因素和针锋的矛盾竟然就化解了。05-24
  • Tacher
    抽时间将本书翻阅了一遍。通过高乡和低乡所形成的微地貌差异,对太湖流域以东的地理开发和行政变迁做了梳理。理论层面“高视阔步”,细节梳理缜密详尽。通过吸收和发展年鉴学派的历史地理人文理论,整合了水利、市镇、市场、政区等多个江南研究的热门话题,体现了政治、经济作用下的地域开发,赋役驱动下的土地模式,地区开发到政治区划的复杂互动,对不少既有结论的内部细节特征加以补充完善。作者的具体论证其实读的时候很难跟上,但注意到的一点,作者没有在历史记忆上做过多展开,仅在最后浮笔略过,或可见历史记忆虽然代表了居民对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但这很难构成经济与政治变动的主要动力。01-26
  • 南萧亭
    这本书是我近年来看到最好的一本青年学者学术专著。长江三角洲沿海一片地方比内地海拔高出一米左右,这让太湖周边的低乡排水自宋以来一直是水利学家的难题,而高乡当时开发程度较低乡差得多。整体治水思路让位于赋税之利的现实需求。明代在太湖以西筑坝,太湖来水骤减,在缓解了低乡治水压力的同时让吴淞江和刘家河因水量少而淤塞,黄浦江成为太湖泄水主要通道。明中后高乡植棉,形成与低乡稻作不同的生态。政区重划等事件很多也与高低乡分异有关。作者消化了布罗代尔等学者的理论并有所批判,展现了作者对长-中-短时段历史研究与现实问题针对性的理解。03-20
  • 路依澜
    真正结合了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绝对是全国百优水平的博士论文,不知为何只是提名奖,或许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百优评审确实有很多猫腻。05-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