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我生於廣州,老家位在廣州河南同德里,單數的一邊除了有梁家 和鍾家兩大宅,此外就是一列的古老小民房。夏天傍晚時分,家 家戶戶在門外擺張小圓桌,小孩子坐在木櫈子上,一家老老少 少,圍坐在一起,吃的是簡單不過的餸菜,但路人看了也會覺得 十分溫暖。小康之家,每家都有慣常口味,都是這家人喜愛的菜 式,各有精采。
同德里雙數這一邊,就只有我們江家,從二至八號是花園,十號 和十二號纔是住宅,儘管青磚高牆之內,庭院深深,我們對飲食 的享受,與對面的小戶,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材料都是來自珠江 口一帶南番順的新鮮食材,飯菜裏都是洋溢着家的溫馨,長輩父 母之愛,兄弟姊妹的和樂,和食物的好滋味。這種回憶,充滿着 大「家」庭的依戀,也不禁帶來暮年的感慨!
我年過八十,歷盡飲食滄桑,正是不堪緬懷。小時不知商業食品 的味道,也不像現時的孩子幸運,週末有父母帶着四處去吃;但 我們在家中吃到的,雖不是珍饈百味,都是享受,甚至就算一口 冬瓜大頭菜清湯,也有它的風味。家庭菜式,依季節而變更,也 依個人的口味而不斷轉換,每一頓飯,我們都帶着一番期望,遇 到自己心愛的菜式,更有說不出的喜悅。
社會急劇進展,不能再回到往日的閒情,家庭結構的改變,令不 少現代人失去在家中與親人共聚天倫,「同枱食飯」的樂趣,迫 得接納家外的「商業口味」,加上常吃規格化的快餐食物的人, 若能破例在家吃飯更顯得難能可貴,特別滋味。
我一向提倡多吃住家飯,更鼓勵人自己動手燒飯,明知這是逆潮 而上的白日夢,但既然以此為志,也就堅持到底了。

内容简介


我生於廣州,老家位在廣州河南同德里,單數的一邊除了有梁家 和鍾家兩大宅,此外就是一列的古老小民房。夏天傍晚時分,家 家戶戶在門外擺張小圓桌,小孩子坐在木櫈子上,一家老老少 少,圍坐在一起,吃的是簡單不過的餸菜,但路人看了也會覺得 十分溫暖。小康之家,每家都有慣常口味,都是這家人喜愛的菜 式,各有精采。

同德里雙數這一邊,就只有我們江家,從二至八號是花園,十號 和十二號纔是住宅,儘管青磚高牆之內,庭院深深,我們對飲食 的享受,與對面的小戶,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材料都是來自珠江 口一帶南番順的新鮮食材,飯菜裏都是洋溢着家的溫馨,長輩父 母之愛,兄弟姊妹的和樂,和食物的好滋味。這種回憶,充滿着 大「家」庭的依戀,也不禁帶來暮年的感慨!

我年過八十,歷盡飲食滄桑,正是不堪緬懷。小時不知商業食品 的味道,也不像現時的孩子幸運,週末有父母帶着四處去吃;但 我們在家...

下载地址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