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皮埃尔·布尔迪厄,(1930-2002),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以习性、场、象征暴力等概念为中心创立了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理论,致力于分析社会等级的再生产机制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文化和象征因素。他的思想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战后法国社会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继承人》(1964)、《再生产》(1970)、《区分》(1979)、《实践意识》(1981)、《国家贵族》(1989)、《科学的科学与反思性》(2001)等。

内容简介

《后现代书系•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新修订本)》这部作品清晰的显示了布尔迪厄立足于文学艺术领域对整个社会结构与认识结构的深刻分析,以及他将社会理论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理论的抽象性与经验的具体性之间游刃有余,把表面上关联不大的想象领域和分析焦点有机结合。虽然他有很深的学院素养,但他提倡实践的方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所主张的知识分子的自由政治上。无疑,这在当今世界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无论什么领域,都受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控制和影响。在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复杂化的今天,各个领域,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将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个领域的人深思的问题。


皮埃尔·布尔迪厄,(1930-2002),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以习性、场、象征暴力等概念为中心创立了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理论,致力于分析社会等级的再生产机制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文化和象征因素。他的思想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战后法国社会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继承人》(1964)、《再生产》(1970)、《区分》(1979)、《实践意识》(1981)、《国家贵族》(1989)、《科学的科学与反思性》(2001)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其實我認為布爾迪厄的文學研究才真的是韋勒克意義上的文學外部研究。裡面一點文學性都沒有,也不問為什麼文化資本會與經濟資本成反比,無非是拿社會學解構文學與人性罷了。曹文軒的內部文學性研究是可嘉的,川川和戴爺在外部研究時是不會忘記內部的,沛公的結合是更緊要的。不過最緊要的還是不要去認為有什麼太大的對立,那你還拿韋勒克做假想敵何必呢,這是什麼時代,看看你在P大的傳人,不過人家是中文系的,不能講太多。而且你是社會學系的,其實也沒有在研究什麼文學。話已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社會學模板很有意思,小工具箱的工具理性價值是很有點科學成分的,至於人文,那並不是研究而只是傾聽,布爾迪厄的文學研究非關文學,不過是一份可愛的意識形態。我這當然也是意識形態,只不過是文學意識的形態,自我意識與人性意識的覺醒,好了再見06-24
  • 青龙山揸fit人
    透过不靠谱的翻译,自己仿佛领悟到原作者的一些意思。02-11
  • 鸟上飞
    推荐英译本,中译本一般06-22
  • 咸鹅
    对写作的彻底祛魅与解构或许过于激进,但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与框架。02-27
  • Booking2023
    翻译不说人话。布尔迪厄要是知道自己的文字翻译成这样得气死。03-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