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阎步克,1954年11月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篇。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概念。基于“品位—职位”视角,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进而由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层面,从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的二重性出发,对中国古代官阶制的特点、品位结构变迁的重大线索和各个层面,提供了较全面的阐述。《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对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以及认识中国古代的集权官僚政治,具有参考价值。


阎步克,1954年11月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Nani?monai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一课的几乎全部内容了。听说有人评论到“满满的民科范”,其实表现了很多意涵:社会科学大规模入侵历史学概念;以一种十分精巧的理论建构“摆放历史”(陈苏镇师语);精彩的章节安排等,都像是一位学者最为看重的经典之作的性质。当然,受限于《品位与职位》的模式下,考证的水准在历史系还是不算高,史料的裁剪也有些不免于以论带史的风险。但毕竟,这“不过是一部引论”,使用史料确实不多,更大程度在建构一个理论体系,因此也不必从历史学角度批判太多。03-25
  • 风君侯
    一般说阎老师书的社会学味道太重并且越发重,大概这是刻意为之的,制度研究往往流于琐碎与考据,需要有人试着做点系统建构的工作,这一点,做思想、文化史的学人是不一定能了解的。11-18
  • 暗黑4出了吗
    把历史研究搞成这么无聊也是极为糟糕了,不是专业性强的问题而是书记员癖极端发作的产物02-10
  • 東寫西讀
    前不久在网易公开课上听完了阎步克和邓小南两位先生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对于制度史又萌发了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阎先生从“品位与职位”出发,对于中国古代官员品秩构成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等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总结了中国古代官制。亲们,官迷们最好的时代不是强汉盛唐、大明大清,而是天水皇宋,真的,你想不当官都不可以,文武有官阶,那些技术宅比如说搞天文、术数、医生都也有相应的官阶,你不想当官,可以,那你去当道士、隐士吧,在那个官迷的美好时代,道君皇帝自己当了道士,咱就不说了,想不做官,门都没有,就连隐士也有相应的官阶等级的01-08
  • 风间隼
    基于《品位与职位》进一步思考,从各个维度细致考察了中国官僚制的变迁,很全面。“自利”与“服务”这个维度一出来,钱穆与王亚南一味或褒或贬的态度就显得太过笼统了。形式上采用课程讲义的方式深入浅出,各阶段扼要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官本位社会”意义已经不局限于官僚制度,而是对整个社会形态的概括了。最有趣的是作者在书中处处讽刺官僚,结论一章却也不得不大力肯定中国官僚制有流动性、机会平等的一面。09-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