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所博士后,长期致力于北京史、生活史、宫廷史研究。著有《如果故宫会说话》《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近代北京慈善与公益事业》《宣武区消失之前——黄宗汉口述》,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在老北京话中,“勤行”专指饮食行业。《变迁中的北京“勤行”》口述人陈连生先生是北京餐饮业的老前辈,在“勤行”里摸爬滚打60余年,其个人经历本身就是餐饮行业历史的一面镜子。这部口述综合了陈连生一生餐饮的经历与经验,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他在“勤行”的生涯、“勤行”的传统、“勤行”的变化三大部 分,其中涉及北京小吃的历史、品种、制作方法和标准规程以及厨艺传承和经营之道,既是一种北京饮食文化风貌的珍贵记录,也可管窥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亦有助于读者较为清晰地看到他作为一个北京人、一个餐饮人的历史坐标和行业贡献。

--------------------------------------------------------------------------------------------------------------------------------------------------

饮食在北京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从以往的历史文献来看,都是文人以食客的角度对其进行记录或探讨,行内人的声音多是一些菜谱类的工具书,很难看到行内人就行业或行业历史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籍。口述历史的一项重要宗旨就是要让原本默默无闻的人群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餐饮又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行业,对行内人进行口述采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陈先生是北京餐饮行业中的泰斗级人物,而且被人誉为“北京小吃第一人”,对小吃的研究最深……文人笔下多是一些“吃后感”和历史故事,业内人笔下则多是一些“蒸炸煮烙”的制作方法,而陈先生对小吃进行了服务性的分类。在历史上,什么样的小吃服务于什么样的人群,也就是老北京人与老北京小吃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小吃品种的特性,有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方式,这在以往的文章和书籍中是很少见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所博士后 杨原


杨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所博士后,长期致力于北京史、生活史、宫廷史研究。著有《如果故宫会说话》《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近代北京慈善与公益事业》《宣武区消失之前——黄宗汉口述》,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黎戈
    口述者的身份、所处年代都比较特殊,之前谈北京食物志的人非常多,但都是从食客角度记录的吃后感(附带掌故考)、还有掌勺者谈论烹饪技术,而且集中于清末及民国时期。这个是南来顺归公后的管理者谈解放后的小吃行业,角度和时间都比较特别。很多资料是珍贵的,值得记录。就是老爷子口述颇为枝节繁多,又常有重合赘述,如果进一步再修枝剪叶一番,让叙述线清晰一点,会不会更好?11-20
  • 雾凇
    陈连生回顾了他在餐饮业几十年的从业经历,讲述了他在经营南来顺、吐鲁番餐厅过程中的个人经历、从业经验、行业变迁以及相关的菜品、北京小吃等知识,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关于“勤行”的传统和北京小吃的内容。09-17
  • 司徒霸刚
    从饮食行业窥探时代的变迁,能获得很多非常细致的视角,只是完全口述,阅读体验不是很好,信息密度不够大,或许做成播客更合适吧。出版成书对餐饮业历史的纪录还是很有意义的,专业人士可以用此书来查阅资料,补充自己论文的论据。12-20
  • 碧月清风
    关于北京饮食业的一部难得的口述史,开饭店的应该读一读。10-03
  • 上将文丑丑
    奇妙的未知领域,就是太啰嗦了05-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