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贝蒂娜・施汤内特,历史进行撰述,同时研究国家社会主义哲学和阿道夫·艾希曼。2000年,其“康德哲学中的反犹太主义”相关研究在科隆获颁哲学政治学会(PPA)一等奖。《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荣获北德广播电视台非小说类图书奖。

内容简介

理想国译丛041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oren
    诚如某条评论中所说,这本书主要是各种文献材料的梳理,而我并不喜欢细致考究,这本书也就显得臃肿琐碎了05-16
  • 看不见的城市
    确切地说,应该是战败之后,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作者确实下足了功夫,收集了十分丰富的材料,但成书终究更像是浩瀚文献的综述,作为《平庸之恶》的拓展阅读(或者硬要说“反”《平庸之恶》亦可)确实不错,不过对艾希曼其人其事的分析解读却实在薄弱,甚至可以说近乎于无了。06-05
  • 吴情
    参与并主导了大屠杀的艾希曼,究竟是“恶之庸常”的化身,还是“根本恶”的代表?阿伦特认为是前者,但施汤内特则持后一种观点。阿伦特的反思当然是政治哲学式的,跟鲍曼一样敲响了现代性的警钟,可按照揭开了艾希曼假面的施汤内特的观点,艾希曼几乎是“庸常”的反面,他非但不是唯唯诺诺的听命行事者,反而极其有主见,甚至是圆滑狡诈。在这场迟来的历史对话中,我们还能得出一个认识:面对艾希曼这般复杂的历史人物,只在纽伦堡审判现场听信他的一面一词是不够的,必须走进耶路撒冷之前的他的心灵世界。06-23
  • Neko
    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艾希曼,一个变色龙艾希曼,一个远非用“平庸之恶”能概括的艾希曼。05-31
  • Starry Night
    作者和汉娜·阿伦特相比,胜在掌握的资料更丰富,证明了艾希曼并非他所宣称的遵从上级命令,而是早已成为纳粹犹太政策的象征,因此艾希曼不是“平庸之恶”,是彻彻底底的恶。当然,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概念永远不会过时,即使艾希曼并非如此,仍有这样的人存在。虽然他是大屠杀的刽子手,有时看起来似乎又是个普通人,对家人的温情,生活方式极其朴素,也不乏好友。越来越感到人性之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准确概括的。05-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