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近年来致力于两岸昆曲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无名氏《白罗衫》,著有《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内容简介

人家问我说,你的家在哪里,我一下答不上来。不是地理上的,我说,我的家乡,是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海内外中国人*需要的,是在二○一九年即“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前,有一个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个“文艺复兴”必须是重新发掘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精髓,然后接续上现代世界的新文化,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国文化重建或重构的工作。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场新的“五四”运动。——白先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二十世紀梨
    年轻时的《孽子》抓住的是“新”,是流水般一去不返的无常感;《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是时空与身心失调的措置感;《纽约客》是登场而预有下场之感,享乐中也有植到未来去的悲哀。白先勇早年小说的人物感和张爱玲很近似,爱《红楼梦》也有相似。《树犹如此》写个人生活回忆,已提到此书中青春版《牡丹亭》、《现代文学》创办等等诸事,演讲内容也多有重复。在小说之外,白先勇力图抓住是“旧”,从古典文化到五四后代都如此。演讲内容和散文中的诸多重复不一定是好事,然而看时序变迁,他所坚持的还是十年如一日,这样的心始终是很好的。01-02
  • skdxsl
    内容其实跟《姹紫嫣红开遍》差不多,主要是白先生的一些访谈,涉及创办《现代文学》始末,青年版《牡丹亭》出台,说红楼摘选以及创作《台北人》的主要想法等,反映了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推崇及推进。三星是内容,一星给装帧,一星只为喜欢。01-05
  • 二氧化锆来说
    理想主义者白先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但是这本书本可以做的更好。01-30
  • 林听鱼
    主要是一些访谈。“我觉得海内外中国人最需要的,是在二零一九年即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有一个中国文化的复兴。” 我觉得复兴不起来。04-11
  • 坤少爱读书
    白先勇先生认为,“五四”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太过激进从而极大的破坏了我们自身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传承。于是他借鉴西方“文艺复兴”的经验,认为我们现在如果要想有文艺复兴的话,必须是基于自身的传统,进而进行创新和发扬。这本书就是他为此进行相关努力的杂文以及参与相关活动的谈话和发言整理而成的文字。12-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