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持印度国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和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伦理问题等。不仅如此,由于对社会底层人民与道德的关切,他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深切关心。他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测量问题上。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

内容简介

我认为,要使社会安排具有合理性,就伦理要求而言,须在某个极为重要的层面上对所有人给予起码的平等考量。否则这一理论就具有歧视性,并难以自圆其说。

——阿马蒂亚•森

平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要平等”。收入平等主义者要求收入平等,福利平等主义者要求福利平等,古典功利主义者主张对所有人的效用赋予平等的权重,纯粹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要求所有的权利和自由都平等分配。有人要求平等地衡量每个人的效用,《再论不平等》介绍了不同的主张及支撑其主张的理由,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探讨了平等的一般特征。那么,什么是平等中不变的属性?《再论不平等》集中关注了可获得有价值生活内容的能力的平等,并探求评估社会制度设计上是否要追求“公平的正义”的分析方法。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持印度国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阿马蒂亚•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和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伦理问题等。

不仅如此,由于对社会底层人民与道德的关切,他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

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深切关心。他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废墨
    森对能力的关注实际上是在贫困与饥荒中对权利关系的关注。他将罗尔斯的基本善看作自由的手段,而能力是自由的程度,决定着基本善转化为个体福利的转化率。但是罗尔斯会将能力看作是偶然的,可惜没看到他们进一步的对话,不然会非常有意思。每个理论都含有某个领域的平等,因此在评价理论和解剖制度时,要理清它的平等域,并意识到其他域由于人的多样性仍充满了不平等。11-19
  • Connie_Connie
    1.如何去衡量不平等(衡量不平等的尺度):阿马蒂亚•森谈到,在分析个人福利差异时,与收入域,基本善域或资源域相比,生活内容域里的差异可能域问题关系更大。但在其他时候,可能会对依照收入,基本善,或资源的标准所呈现的不同的人或群体之间相对社会位置感兴趣(P.102)。例如,依靠计算收入差异来衡量不平等的方式时常效果甚微,但是并不能直接否定衡量收入的作用,因为从收入出发可以引起其他方面的思考。2.阿马蒂亚•森的核心观点:并不是主张追求无条件的结局平等,而是不赞成仅在结局平等不可行或无效率时轻易选择差数平等。对于森而言,致力于追求结局平等非常重要,这个目标可以帮助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直至实现结局平等3.福利的定义:被视为个人效用的总和4.非常典型的阿马蒂亚•森作品,绕来绕去也还是福利经济学的那些东西。01-14
  • xswcyj
    内容不错,翻译太烂!11-18
  • 勤勉1807
    公选作业速通了,减一颗星因为翻译太不通畅了…一些关于平等和贫困的新理解,尊重差异与多元化,但也因为放宽概念模糊一些重要性。说是经济学相关但整体感觉更社科(?可能因为是讲座合集)可以作为了解作者思想的导读,接着去找更深入的专著。10-26
  • maqing
    翻译的一般。这套书都如此。当然,比起吉林那套还是强一点。11-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