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丸山真男(1914-1996),评论员丸山干治之次子,生于大阪。于大正民主运动中形成其思想,1934年从靠前高等学校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1937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1950-1971年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来作为战后民主主义的象征,处于批判和拥护的风口。197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及哈佛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日本学士院会员。

内容简介

《丸山真男讲义录》是由丸山的学生基于他在东京大学法学部所作的“东洋政治思想史”讲座的教案编辑整理而成的,全套书共7册,本册为其中第六册。在该册讲义中,丸山利用原型论对日本战国至近世时期的思想史做了讲解,并较早关注到了近代以前日本天主教运动的思想史意义,通过运用原型论等分析工具,揭示了外来冲击引发社会文化变革的逻辑。此外,该册讲义还深入探讨了锁国体制下日本统治原理的秘密。

丸山真男(1914-1996),评论员丸山干治之次子,生于大阪。于大正民主运动中形成其思想,1934年从靠前高等学校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1937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1950-1971年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来作为战后民主主义的象征,处于批判和拥护的风口。197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及哈佛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日本学士院会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拂夫
    有些错误,不知是翻译还是作者的责任。但这些都问题不大,即使是课程讲义,也足以看到丸山政治思想史分析的厉害之处,即在原型的方法论统摄下对天主教传入日本、幕藩体制与江户儒学等大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作为原型之一的对生成(我倾向于理解为生生)的推崇,导致日本人缺乏超越性的绝对价值,个体意义上深刻的道德体验被纯粹情感所替代,这是天主教传入后风靡日本的原因,但也是遭到禁教以及很快从日本人的记忆中被抹消的原因之一。对生生的推崇被幕府利用,并结合儒教,塑造了幕藩体制,以个人情感为中心形成的圈层/场构成社会阶层细化的固定体制,因为价值的分散,每个场都有各自的人生意义,天下因此泰平,技艺的发展也内倾而不断绵密,革命意识遂不发达,而情感和场又使人游离于幕藩之外,弥散的个人在明治维新后被整合进天皇制,公与私统一05-03
  • 吃蛋挞
    上半年读了部分,颇感模糊,如今重新读来,则感觉特别能理解了。核心关怀大抵在于为日本文化引入普遍主义,重建大众各有其“型”而又不以之为目的文明。直线向前不断变化的日本历史观、冻结了战国时代可能性的幕藩体制、“泰平”与秩序被目的化、近世的“型”等论述都颇致人深思。07-29
  • 桃香
    江户时代或者幕府体制的思想史,一开始是说日本所处的位置塑造了封闭的社会文化05-23
  • 五蠹子
    2018年4月13日读讫。06-18
  • 欧阳熊猫
    很喜欢读这种课堂讲义,比较明白晓畅,也发现我之前对丸山的“古层”论存在误解。江户时期的幕藩体制这部分收获特别大,尤其是“天下泰平”并非历史停滞而是精细的统治技术所构造的,对身份制的琐细规范正是日本“小而美”的美学追求的政治无意识。06-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