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弗兰克・特伦特曼(Frank Trentmann),196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后就读于汉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哈佛大学;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现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历史学教授和曼彻斯特大学可持续消费研究所历史与社会科学教授;其研究主 要关注消费、政治、道德和物质文化,曾主持经费高达500万英镑的“消费文化计划”,并多次因学术声誉和相关研究获得荣誉称号和奖项;相关著作有Free Trade Nation、Consuming Cultures、Global Perspectives等。

内容简介

一部围绕600年消费文明史的社会观察巨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新京报书评周刊
    “消费”并不缺乏讲述者和解读者。辩护观点认为消费者是理性人,消费是个体获取快乐、国家财富增长的理智之路,批判观点则谴责,理性人假设蒙蔽了消费者被夺去公共精神和社会意义的危险。特伦特曼的方法是前往十五世纪,一路回到当下,试图挖掘消费及其主体消费者历史的丰富性。由此,他的《商品帝国》让人看到消费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文化习惯和制度,是被塑造的,同时消费者也不是被动的承受者,在缺乏商品化的地方,当地人通过“顾客化”建立了尊严、社会资本。是的,消费这一社会现象处在道德和意识形态争议的螺旋中太久了,需要被作为“物”来考察。12-06
  • malingcat
    物的帝国。物品、产品、商品,其实分别在不同的维度。副标题直接翻译更确切,“消费主义”这个词用的重了。作者主持过500万英镑的“消费文化计划”,全书有年鉴学派的气势,将明代以来的中国也纳入书中。为证明消费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书中前半部分用大量史料为物品和物欲正名。后半部分又用公平贸易、可持续消费等等来修补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总体上是小骂帮大忙吧。如果说《资本论》的开篇是“庞大的商品堆积”,本书则是庞大的史料堆积,但是由于太过具体,缺乏对各种文化中消费阶层的结构化理解。无论如何,消费并不天然具有合理性——想想鸦片和鸦片战争就明白了。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消费——比如他人的苦难。甚至过量消费本身都不会带来幸福感。有丰裕的物的帝国,还该有丰裕的精神世界。何时从对消费的痴迷中解放,才是真的自由。10-24
  • 后浪
    物质欲望不是一项现代发明。“在这本重要的书中,我们日益复杂的消费社会已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演变。”10-17
  • 宝木笑
    这部厚重之作,可以看作是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史研究方法转向的新成果。特伦特曼最可贵处,除了对人类600余年消费史的全面梳理,更在于对消费伦理和消费文化的分析和重构。如果说《商品帝国》的前半部是对布罗代尔《15世纪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的继承,那么后半部则是对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的发扬——将人类的消费行为更多看作是人类本性的普世体现。点睛之笔在最后一章“‘用完即弃’社会”,全书至此漂亮地完成了消费史的社会学转向——借由消费文化的切口,实现了文明史的华丽转身。当然,在消费史的社会学研究维度中,特伦特曼还是选择了借鉴《娱乐至死》的述评风格,这让全书带了三分绵里藏针的感觉。毕竟不管我们如何宽容消费主义,它似乎永远都不能摆脱引领欲望的原罪。09-05
  • bookbug
    在今年读过的诸多消费主义作品中,这本无疑是最特别的,它既没有旗帜鲜明地高举反消费主义大旗,也没有简单地高唱消费赞歌,而是以历史现实主义的视角回顾消费主义全球史,以求发现让消费占据现代社会中心地位的长期动力和深层历史原因。作者在书中全面考察了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和获取到使用和积聚再到最终的废弃、贮存和再利用,他既关注制度与观念如何塑造消费,又重视消费如何反过来改造权力、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这让本书更显公允与厚重。消费一词本指消耗,是资源的流失,后被指作财富的源泉甚至如斯密所言生产的目的,随着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炫耀、败德和过度以及不可持续性等污名与之绑定。作者认为很难说消费滋生与经济增长孰先孰后,消费的本质则已超越物质需求,它是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舒适、身份、社交,娱乐等目的均为应有之义12-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