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丰,1962年生,1978年入宁夏固原师专中文系,曾供职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现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从事北朝至隋唐历史考古、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及北方游牧民族考古研究,著有《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等,获全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

内容简介


2006年夏的蒙古国考察,是一次以中国学者为主、多国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的蒙古历史考察之旅,历时14天,行程2800公里。考古学者罗丰以详实丰赡的旅行笔记为基础写成《蒙古国纪行》,生动记述了一行人的甘苦和收获。一路上作者笔不离手,不放过点滴的个人感受和生活细节,他追摩前辈科学探险学者的风范,悉心记录游牧生活特有的风土人情,壮丽苍茫的草原美景,以及先民留下来的鹿石、碑铭、遗址、墓葬等,配合大量照片、手绘图片,使这部纪行成为一部难得的科考笔记佳作。

□□□□

2006年我在哈佛访问﹐不得不忍痛谢辞蒙古国考察这一难得的机会。如今《蒙古国纪行》出版,书中见闻让我感羡不已。罗丰不仅是一位考古学者﹐更是一位典型的知识人,渊博而不囿于学科﹐对周遭的人、事﹑物,认知十分敏锐﹐因而常有独到创见,并时作惊人之语。这本综合记游﹑学术﹑怀古﹑思今的旅行杂记﹐最能表现我所认识的作者。同时,《蒙古国纪行》也能让我们体认﹐“跨界旅行” 何以能够产生巨大的思想激荡与文化冲击。

——王明珂

读罗丰《蒙古国纪行》,仿佛多年前那个多雨的蒙古之夏,那种白天坐车飞奔,晚间在草地扎帐篷的野外生活,猛然间都在眼前重现。伊德尔河边飘着迷人药香的艾蒿,金色落日下的乌里雅苏台古城,末世般的火山熔岩景观,以及我们借助头灯,一边听雨滴敲打帐篷,一边写考察笔记的那些草原之夜。往昔已是异乡,因了这些文字,往昔都是美好。

——罗 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十月
    今天买的书...后半段还不错,但整体有一种中老年旅行团游记的感觉,我觉得作者可以更纯粹一点,只写写相关历史或者蒙古观感,谁会关心你飞机几点起飞行李丢没丢几点吃的饭,婆婆妈妈的流水记事把整本书都弄糟糕了。01-09
  • 巴士底的猫
    一位考古学人的蒙古游学流水手帐,充满着吃喝拉撒的东西。文献准备不足,理论储备不足,全指着摄影师的照片和小清新的设计加分。03-26
  • PooomBooom
    很好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虽然有些地方不免细碎了些,但这细碎却自有一份真实在。01-14
  • 安先生
    总觉得作者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很中国中心了05-19
  • 小猪的拉面
    和罗新的《从大都到上都》对看,有很多微妙处。考古学家的重点和能力与文献史家终究是有别的。现场对于数字、图像的重视,文献与考古家的直觉明显不同。作为小开本,车途、床头都是好读物。文字略严肃了些,不过倒也合罗丰老师的形象(虽然平日里他的段子倒是也没少讲)。跨页图,是大败笔。绝对的大败笔。02-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