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韓江 1970年生,韓國文壇新生代暢銷女作家,是亞洲獲得國際曼布克文學獎的第一人。她畢業於延世大學國文系,現任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父親也是小說家。1993年,她在《文學與社會》季刊發表詩作,隔年以小說《紅錨》榮獲《首爾新聞報》的年度春季文學獎,開始進入文壇;1999年以作品《童佛》贏得「韓國小說文學獎」,2000年贏得「今日青年藝術家獎」,2005年,以中篇小說《胎記》榮獲「李箱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文學大獎的「70後」作家。 2010年,她以《戰鬥氣息》榮獲韓國「東里文學獎」,2014年以《少年來了》榮獲韓國「萬海文學獎」,2016年《素食者》榮獲國際曼布克文學獎,2017年《少年來了》榮獲義大利「馬拉帕蒂文學獎」。2018年出版的《白》,是韓江結合自傳、富實驗性質的作品,再度入圍了國際曼布克文學獎決選,獲英國《衛報》選為「今日之書」。

内容简介

小說家慶荷自從寫了一本描述屠殺的書之後,就開始做噩夢。她曾經計劃和攝影師朋友仁善一起拍攝和夢境有關的紀錄片,但後來仁善爲了照顧母親而回到濟州島。

冬季的某一天,因意外住院的仁善,請求慶荷立即前往濟州的家裡照顧她的小鳥。慶荷在暴風雪中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仁善的家,她在那裡看到了仁善的家族史,那是七十多年前在濟州發生的平民大屠殺:濟州四三事件。

仁善的父親因失去全家人而悲痛欲絕,但還得在監獄裡度過十五年;她的母親則同時失去父母和妹妹,連哥哥也生死未卜,只能和姐姐兩個人相依爲命。在屠殺之後,仁善的母親爲了尋找哥哥的行蹤,數十年來沒有放棄進行平靜的抗爭……

在暴雪中孤立的黑暗房屋中、在微弱的蠟燭下、在光與暗之間、在成千上萬永恆緩慢下降的雪花中,她們懇切地思念已經不在這裡的人。

韓江

1970年生,韓國文壇新生代暢銷女作家,是亞洲獲得國際曼布克文學獎的第一人。她畢業於延世大學國文系,現任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父親也是小說家。1993年,她在《文學與社會》季刊發表詩作,隔年以小說《紅錨》榮獲《首爾新聞報》的年度春季文學獎,開始進入文壇;1999年以作品《童佛》贏得「韓國小說文學獎」,2000年贏得「今日青年藝術家獎」,2005年,以中篇小說《胎記》榮獲「李箱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文學大獎的「70後」作家。

2010年,她以《戰鬥氣息》榮獲韓國「東里文學獎」,2014年以《少年來了》榮獲韓國「萬海文學獎」,2016年《素食者》榮獲國際曼布克文學獎,2017年《少年來了》榮獲義大利「馬拉帕蒂文學獎」。2018年出版的《白》,是韓江結合自傳、富實驗性質的作品,再度入圍了國際曼布克文學獎決選,獲英國《衛報》選為「今日之書」...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阿布
    韩江这本花了七年才完成的小说写得辛苦,读者读得也辛苦,特别是前面一大半的篇幅,仿佛回到了《素食主义者》梦呓般的印象主义风格,让人不能理解:死去的鸟怎么又活了?后来又消失了?躺在首尔医院每三分钟对断了再植的手指放一次血(感觉太夸张而且要持续三星期!!!)的仁善如何突然回到暴雪弥漫已经停航的济州岛深山老家?在没有交代清楚这些问题的情况下,韩江只好化身为一名旁听的记者,从报纸、口述等方面复原济州4·3事件及其后的保导联盟杀戳事件,尽管化身为仁善母亲的遗属战后追求真相的过程十分动人且似乎在同类小说中较少见,但也明显暴露出韩江在这个题材上的驾驭能力不足及作家原创力的低下。毕竟,与光州事件不同,她既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听亲朋诉说过4·3事件,只能从文献中去寻找。最后,译者把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删了实在不好。12-20
  • 杳流
    每次打開書 我就像走在嚴冬厚厚的雪中01-21
  • 朝颜
    并不好读,也不是很喜欢,但是很敬佩韩江,她太善于描写抽象,太善于营造意境了。12-24
  • 墨非
    现实和梦境交织的写法,让人不禁分不清讲述的是真实还是梦境。作者用极其冷静克制的笔触讲述一件极其残忍和悲痛的事实。昨天刚读了巴林顿·摩尔的《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老先生认为“在现代化转型时期,暴力在有的国家有的情况下是必须的,也是对转型有利的”。可是,我心怎么这么痛呢?我不知道,在我们下一次转型时,我和我的家人会不会成为那个代价?但愿不会。02-29
  • Kalamakafu
    這是韓江繼《少年來了》之後再次書寫國家暴力與個體命運。書中提到了極熱和極寒兩種極端天氣,我在閱讀過程中闖進零下十幾度的室外慢跑了五公里。斷指,為了使斷指能接上,得讓斷指與本體保持流血疼痛的新鮮狀態,每三分鐘就拿針扎。咬破自己的手指伸進對方嘴裡讓其吸吮,以此減輕彼此的痛苦。12-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