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西方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从60年代末至今,伊格尔顿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等。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译者简介:宋政超,就读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格尔顿悲剧思想。

内容简介

上帝死后,如何在假定无信仰的世界生存?

伊格尔顿在《文化与上帝之死》中研究了现代社会寻找上帝替代者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困难与意义,并通过启蒙运动至今众多思想、思想家与事件,探讨了9/11事件前后的宗教状态、围绕西方资本主义的反讽,以及在后启蒙时代所创造出的并不令人满意的一系列上帝代理人。

如果特里•伊格尔顿不存在,就有必要创造一个他。

——西蒙•克里切利(《哲学家死亡录》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西方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从60年代末至今,伊格尔顿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等。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

译者简介:

宋政超,就读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格尔顿悲剧思想。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Walt
    一部浓缩且精华的思想史作品 强大的资料整合、疏理能力使这本书就算没有一个结论 也非常值得一读 还有那个短评里说这只是本白左吹牛之书的人 在面对一个显而易见学识极为渊博的人时 因为个别意见不同就草草一句话拉黑打发而不是先问一句或许错的是我 反智程度可见一斑 BTW给译者点个赞05-10
  • [已注销]
    翻译扣一分。翻译的不太好,很明显作者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没学好,有些句子很明显看出来不通顺,得调整下语序。有句子没说完就就打句号了。缺成分。希望作者继续好好打磨改进。03-29
  • 虾米
    如果说伊格尔顿是懂“细读”的,那么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细读”完全不是封闭的阅读,恰恰相反,“细读”的基础是相当深厚的文化史/社会史联想能力,对原型、母题的熟稔,以及合乎情理的想象、诠释与表现。12-06
  • 镜中
    太鸡贼了,虽然明知道伊格尔顿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但大多数时候你都读不出他的立场,直到兜了一大圈,最后的结论才给你看他左派的真面目。这本书倒像是把他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开篇探讨问题的拓展,即宗教式微后,精神“阴影之谷”的争夺战。用现象学的比喻就是上帝之死人们的意向性,用何种实在来使其完满。伊格尔顿逐个批判了挑战者,启蒙运动的同源但极权的不彻底性、唯心主义者的散漫、浪漫主义者因无尽的欲望而未能创造终结的产物。后现代主义虽然顺利的拿到了接力棒,但只是在晚期资本主义影响下一种世俗的post-religious,乃至于文化开始放弃争夺,任凭宗教的回归。最后伊格尔顿悄悄说了一句,既然大家都失败了,那能真正完成这一任务的只有穷人与无权者的团结。不注意就会忽略的立场,也难怪伊格尔顿一直被左派骂懦弱胆怯07-27
  • Vergängnis
    一条主线在于启蒙以来的双重真理论。宗教到文化以及后现代左派宗教的复归,说到底是政治问题。宗教(上帝)具有的独一的上下阶级整合力,在经过启蒙,唯心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到现代性的文化,作为上帝的代理人,都略显不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打破了这一记清梦,所以最后成了一种无信仰的信仰倾向。然而从启蒙开始反对宗教以来何尝不是这样呢,大多知识分子自身完全不信却坚持着宗教对于社会的积极性,到头来是政治问题06-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