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人性场所》分城市广场、邻里公园、小型公园和袖珍公园、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老年住宅区户外空间等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认为美学目标必须与生态需要、文脉目标和使用者三方面取得平衡并相互融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看了关于大学校园的部分……然后觉得我们学校就得炸了重建……- -07-14
  • 克莱采奏鸣曲
    人们倾向于在空间的中心通行而在边缘闲坐,而亚空间结构可以增加边缘长度。结伴的人群选择坐在转角而非长椅上,便于目光接触。行人不会留意通道上色彩的变化,但会注意阻碍物和质地的变化,可依此设置引导标识。校园是少数步行人群居主导地位的城市空间之一。年轻的受访者在心情消沉时倾向于去嘈杂的公共场所(商场、街道)。 挑广场、公园和大学三章读了,写得很详细。时不时捎带提一句设计要考虑残障人士需求,不过到底怎么考虑呢,何不专辟一章?有一章是医院户外空间,插一句,武汉中南医院户内大厅引入了面包店和书店,这样病人和家属有闲坐去处,气氛很友好。12-19
  • 评价怎么这么高,没有跨越理论和即时设计之间鸿沟的书不应该得4星半啊03-24
  • 浏览了一下,感觉可能是太过于高速的规模化,导致我们的城市建设真的好粗糙,可能慢慢的会更好吧....城市,应该是能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的地方....12-07
  • 李秋客
    对于使用后评价的方法探讨有意义11-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