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何俊志,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就选举问题访问研究一年。已经出版专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成长模式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出版译著《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政府与企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目前主要从事选举与议会制度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选举政治学》为国内第一本选举政治学的教材,主要围绕着选举的理论与历史、选举制度和程序、竞选和投票行为等三个方面展开。书中系统梳理和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和前沿问题,分析了当代世界选举体系中,多数代表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代表制三种最基本的选举制度,阐明了不同选举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的政党体系和执政模式,并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产生模式。作者认为政党和候选人的竞选行为一方面因选举制度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选民的投票行为既是影响一国民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支撑选举政治成功运作的重要变量。

《选举政治学》既可作为各类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适合作为国内有关部门在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时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部分 民主与选举

第一章 民主与选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民主、选举与投票

一、政体与民主

二、民主与选举

三、选举与投票

第二节 关于选举权性质的三种理论

一、作为一种权利的选举

二、作为一种义务的选举

三、作为一种权利和义务的选举

第三节 选举研究的发展

一、传统的选举研究

二、选举行为研究

三、选举制度研究

第二章 选举发展简史

第一节 古典时代的选举

一、部落时代的选举

二、古希腊时期的选举与投票

三、古罗马时期的选举与投票

第二节 中世纪的选举

一、中世纪的地方选举

二、罗马教皇的选举

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选举

四、等级议会的选举

第三节 现代选举的发展

一、选举职位的扩展

二、选举权的普及

三、选举制度的发展

四、选举规则与技术的完善

第三章 民主选举的原则与功能

第一节 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

一、普遍与平等原则

二、自由与公正原则

三、定期与直接选举原则

第二节 民主选举的功能

一、自下而上的功能

二、自上而下的功能

三、选举的双向功能

第三节 选举的局限性与负面效应

一、民主政体的局限性

二、选举本身的局限性

三、选举运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四、尚待验证的社会经济功能

第二部分 选举制度

第四章 多数决制

第一节 相对多数决制及其变异形态

一、复数选区相对多数决制

二、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

三、相对多数决制的其他形态

第二节 绝对多数决制

一、二轮决选制

二、选择性投票制

第三节 多数决制的优劣

一、相对多数决制的优劣

二、绝对多数决制的优劣

三、多数决制的共同优劣

第五章 比例代表制

第一节 比例代表制概述

一、比例代表制的特点

二、比例代表制的历史与分布

三、比例代表制的分类

第二节 政党名单比例代表制

一、计票公式

二、影响比例性的其他变量

第三节 单记名可让渡投票制

一、制度特征

二、操作程序

三、改进途径

第六章 混合选举制

第一节 混合选举制的分布、缘起与发展

一、混合选举制的分布

二、混合选举制的缘起

三、混合选举制的发展

第二节 混合选举制的类型

一、联立制与并立制

二、偏向多数、偏向比例与平衡的混合制

三、偏向多数与偏向比例的混合选举制

第三节 混合选举制的新近变迁

一、采用混合选举制的两种改革模式

二、对混合选举制的再改革

三、政党联盟的差异

第七章 总统选举制度

第一节 美国的总统选举人团制度

一、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最初设计

二、总统选举人团制度运作中的问题与改革

三、对总统选举人团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 总统选举制度比较

一、现代总统选举制度的发展

二、选民直接选举总统

三、选民间接选举总统

四、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结合

第二节 总统选举制度评析

一、相对多数决与绝对多数决的比较

二、总统选举制度的变化趋势

三、新近的理论发展

第八章 选举制度的政治后果

第一节 选举制度对比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

一、影响代表比例性的因素与程度

二、测算代表比例性程度的指数

三、选举制度对代表性的影响

第二节 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

一、“迪韦尔热定律”

二、对“迪韦尔热定律”的批判

三、对“迪韦尔热定律”的修正与完善

第三节 选举制度与选举行为

一、选票结构与选举模式

二、选票结构与策略性投票

三、选举制度与竞选策略

第三部分 选举过程

第九章 选举治理

第一节 选举管理机构

一、选举管理机构的设立模式

二、选举管理机构的构成

三、选举管理机构的活动原则

第二节 选举治理的层次与过程

一、选举治理的基本层次

二、选举管理机构的组建

三、选区划分与选民教育

四、选举登记

五、竞选管理

六、选票管理和选后事务

第三节 选举监督与争议处理

一、选举观察、监控与监督

二、选举争议处理模式

三、选举管理与选举争议处理的衔接

第十章 选举经费

第一节 竞选经费的筹集

一、传统政党的竞选经费筹集模式

二、传统资产阶级政党的竞选经费筹集模式

三、公共补贴与政府资助

四、政治行动委员会与“软钱”的出现

第二节 竞选经费的支出

第三节 竞选经费的管理

一、对竞选经费总额的限定

二、对隐形支出的约束

三、对捐款主体和总额的限定

四、强制性公开收支账目

第十一章 候选人挑选

第一节 候选人的资格

一、关于候选人自然条件的资格设定

二、关于候选人社会属性的资格设定

三、确保选举质量的资格条件

四、有效履行职责的资格条件

第二节 挑选候选人的主要方式

一、政党提名

二、选民签名

三、候选人申请

四、临时写入

第三节 影响政党挑选候选人的主要因素

一、规则设定主体

二、政党组织的集权与分权程度

三、政党的民主和包容程度

四、选区规模的大小

五、现任议员的连任难度

六、政府结构

第十二章 竞选过程

第一节 竞选方式的影响因素与历史发展

一、影响竞选方式的主要因素

二、竞选方式的发展

三、竞选的效果

第二节 竞选组织

一、竞选组织的类型

二、竞选志愿者

三、专业人员

第三节 竞选环节

一、竞选战略与规划

二、直接竞选

三、间接竞选

四、政党辅选

第十三章 投票行为

第一节 投票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式

一、社会心理学模式(Socio-Psychological Model)

二、社会结构模式(Social Structure Model)

三、理性选择模式(Rational Choice Model)

第二节 影响选民投票的短期因素

一、经济状况

二、大众传媒

三、竞选议题

第三节 投票与不投票

一、投票率

二、不投票

三、策略性投票

四、分裂投票

参考文献

后记

何俊志,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就选举问题访问研究一年。已经出版专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成长模式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出版译著《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政府与企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目前主要从事选举与议会制度比较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emma
    国内的学究们都是宅男,喜欢窝在图书馆写论文而不会下野做实际调查,于是什么数学分析统计学的东西都不了解,对于变量的定义和描述也都模棱两可,让人理解起来十分费劲12-31
  • 阿大大
    很好,如果2023年更新一次就更好了07-29
  • 秦福貴
    选举制度是最近这半年特别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本书为介绍选举政治学的教材,围绕选举的理论与历史、选举制度和程序、竞选和投票行为等三个方面展开,何俊志老师真的是国内做选举研究代表性的人物。虽然是教材,很难做到详细,比如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在投票行为方面对既往定量研究的综述其实并不是很深入,但另一方面能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选举情况调查清楚,背后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可观的,清晰且具有逻辑的写出来更是难得可贵,相当扎实的一本书了。特别有必要用思维导图再重新整理一遍全书的结构。(另外豆瓣书评中有个8年前的评论可真的是相当自以为是了)02-18
  • 大可
    还不错,下学期上课正好用上02-08
  • 密涅瓦的猫头鹰
    结构清晰,入门不错。有的地方讲得太略,跳跃幅度过大,没有弄懂。09-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